第133章 杀人不见血

作品:岁岁宴安|作者:雪笙冬至|分类:古言|更新:2025-05-16 21:09:50|字数:4460字

问你姑娘性情如何……你回应人家厨艺不错、很会种菜……还见多识广?

皇后只觉对牛弹琴,不愿再与儿子谈论此事,这孩子完全就是一根尚未开窍的朽木。

况且,秦王再次中毒,身体状况已不容乐观,实在不应思虑其他事宜。

“罢了,待到宴安休沐,你便去寻他对弈吧,最好能一起用膳,这样你也可多用些。”

言罢,皇后摆了摆手,示意秦王既已请过安,就可以回去赏看泥土了。

“……”秦王躬身施礼,“儿臣告退。”

倘若他没有看错的话,母后对他方才的回答,似乎生出一丝丝嫌弃。

他自然想与表哥对弈,但表哥心思皆在表嫂身上,根本无暇顾及他……

与此同时,郑国公府主院内,百花争奇斗艳,流水潺潺,此景美不胜收。

身着一袭蓝衣的郑华英,正端坐于水榭之中,与继母商议祭祀事宜。

待诸事落定,她并未离开,而是手捧着茶盏,直直看着郑国公夫人,眼神意味深长。

“尔容……华英……你还有何事?”郑国公夫人面带微笑,轻声问道。

这位嫡长女的闺中小字,平素唯有其父亲与祖母能唤,她们之间终究隔着一层血缘。

“母亲……”郑华英缓声道,“日前我的丫鬟……发现妹妹房中的夏荷,与江湖人有所往来。”

“三千两银子实非小数目,妹妹恐怕难以拿出……想必是母亲所赐吧?”

言尽于此,郑华英放下茶盏,移开戏谑的目光,不再看向郑国公夫人那苍白的脸色。

“母亲,如今你乃是郑国公府的当家主母,而非王家的待嫁之女,切不可行差踏错!”

郑华英的声音依旧温婉柔和,但其中的警示之意,却令人无法忽视。

母亲虽执掌中馈,但她毕竟是父亲的嫡长女,府中丫鬟与仆从,对她的敬重更甚于主母。

况且,她自幼便是按照未来皇后的标准教养,掌控这小小的国公府,自是不在话下。

“此事……确是姝儿所为……”郑国公夫人坦然承认,“直至昨日午后,我才偶然得知。”

“至于银子……前几日我母亲前来探望姝儿,特意留下不少钱财,以供姝儿养伤补身。”

“近日我身体不适,精神欠佳,未能看好姝儿,致她误入歧途,日后定会严加管教。”

郑国公夫人所言字字属实,毫无半点隐瞒,毕竟她这位嫡女甚是聪慧。

“母亲,掌掴之事已然过去,你对临安郡王妃仍心怀怨恨。”郑华英的语气格外笃定。

“华英,你误会了……”郑国公夫人缓缓移开目光,云淡风轻地敷衍一句。

若非穆岁安掌掴姝儿,她也不会将姝儿送去别苑,姝儿又岂会平白承受这断臂之痛!

最为重要的是,那个行凶伤人的江湖老者,定然与穆岁安有所关联……

见其矢口否认,郑华英脸上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浅笑,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毫无关系。

“我不过是随口一说,母亲心中自如明镜……妹妹年幼不经事,还望母亲费心教导。”

“买凶杀人实乃下下之策,母亲治理后宅的手段,妹妹可真是一点儿都没有学会啊!”

话落,郑华英优雅地起身,继而缓步朝着自己的院子走去。

徒留郑国公夫人垂眸静坐,整个人仿若一座死气沉沉的野岭孤山。

心怀怨恨之人,往往理智暂失,最是听不得他人无意间的“提点”……

“姑母……”

恰在此时,因着断臂之伤,近一月未曾出门的王静姝,徐徐走上前来。

她较月前清减许多,整个人仿若一具枯骨,面色苍白,脸颊深陷,眼神阴森而死寂。

粉色的长裙松垮地挂在身上,衣袖宽大异常,细看之下,其左侧衣袖显得有些空荡。

“姝儿,你伤势尚未痊愈,怎么不安心静养,反而出来到处走动呢?”

郑国公夫人赶忙起身上前,将她搀扶着坐下,又从丫鬟手中接过披风,轻轻披在她身上。

或因王静姝如今不喜见人,她随即命丫鬟退下,亭中仅留有她们二人。

“姑母,而今已是仲夏,我若继续闷在屋里,恐怕就要发霉了……”

王静姝怔怔望着姹紫嫣红,冷冷地回应一句,其中难掩浓浓的愤恨之意。

“姝儿……”

“姑母,你若真心疼爱我,就不惜一切代价除去那个贱人!如此方可解我心头之恨!”

王静姝转过头来,死死地盯着郑国公夫人,眼底的恨意令人不寒而栗。

“姝儿……”郑国公夫人见状,只觉心如刀绞,当即将她紧紧搂入怀中。

“凶手至今毫无头绪,或许与穆……那人无关,你且冷静一下,先将自个身体将养好。”

“即便姝儿此生不嫁人……我也会让你安度余生,绝不再受任何苦楚!”

此时的郑国公夫人满脸泪痕,俨然是一个爱女情深的慈母。

岂料,王静姝闻听此言,竟猛地抬起头来,身体因极度愤恨而颤抖不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岁岁宴安》,方便以后阅读岁岁宴安第133章 杀人不见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岁岁宴安第133章 杀人不见血并对岁岁宴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