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服从需要上大学

作品:工农兵大学生|作者:艾叶子|分类:现言|更新:2025-05-16 17:53:37|字数:21514字

忆家大门口,只有张阿姨作为长辈在场。

胖胖的她,急急忙忙地从大门里面走出来,拿着一根红布带子,绑在忆江南的那把伞把子上,她说:“亲人出远门,绑根吉祥带子,保佑你一路平安”。

听到张阿姨的碎碎念,忆江南心底一软眼圈就红了。

紧紧的抓住了那粗糙有力温暖的手,看着她那特别慈祥的面容,好不容易克制住眼泪,道别“张阿姨,我走了”......其他的话,堵在嗓子眼里,已经说不出来了。

张阿姨早已是忍不住了,手里握着忆江南硬塞给她的30元钱、扯着衣袖不停地在擦眼泪......

害怕眼泪马上就会溢出眼眶,忆江南头也不回,就向前走去,她的弟弟妹妹紧随身后。

火车站,总是那么人山人海拥挤不堪。

大院内的发小们,有程家姐弟俩、葛家两兄弟、唐家两兄弟、文一阳、巢小毛陪同忆江北江玲一行人来送行。

这一群人高马大簇拥着的行李箱上面、那几个毛笔大字特别引人注目;有行人止步回头观望,有人还念着“第二医学院”、行人们无不羡慕“这肯定是送人去读书的”!

忆江南不喜欢那么多行人的“注目礼”,赶紧往旁边退了几步,让二弟忆江北帮她办理托运行李手续。

忆江南手中只有一个装着塑料桶和脸盆、吃饭洗漱用具的尼龙丝网兜和一把伞、肩膀上挎着那个军用书包,这样一路上就轻松多了。

为了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很干脆与大家挥手道别,忆江南一个人挤进了候车室。

从招生办获知,界西市今年有3个人被第二医学院录取,学校所在地是西江省浮州市,一个没有直达火车的山区城市。

火车晚点了3个小时,候车室内更是拥挤不堪。凭借着每个人手中提着的这种网兜,三个同学相互搭讪相互见面了。

一名女生叫贺和平一名男生叫叶常金、还有一位去同城冶金学院选矿系的新生柳贵文的小同乡;年轻人就是爱热闹,四人同行更不会再寂寞啦。

柳贵文年纪最小却最机灵聪明,喜欢交际,是那种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初出茅庐式的生硬笨拙和热情。

叶常金同学,是在火车晚点的3个小时内,终于买好了火车票,办好了行李托运,喜笑颜开地对相遇的同学说道“今天的火车晚点,就是为了等我嘛”;他说话声音有点粗犷、洋洋自得很是高兴。

看得出来,这位来自农村、当过兵的男同学,是一位心地单纯容易快乐的人。

柳贵文小老乡很形象地打了一个比喻:我们去那么偏僻那么遥远的山城求学,就好像是去西天取经,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

女同学贺和平来自农村,看到忆江南的雨伞上还绑着一根红布条,动手想解掉,她说“太土气了,现在我们农村人出门也不会再系这个红布条了”。

忆江南笑了一笑:“这是一位老人的心意、长辈的祝福不能丢弃、留着吧”。

去学校需要先乘火车再转汽车、路程要20多个小时。

幸亏浮州市的三所大学,联合在中转城市韶州的长途汽车站旁边,设置了一个接待站;在曾老师的热心帮助下,在当地住了一夜、

次日早晨6点,四个小同乡顺利登上长途汽车,下午1点终于平安抵达浮州市。

陆陆续续到达的同学们,都聚集在汽车站门外《第二医学院侯车处》,也就是在墙上贴着的一张告示处。

忆江南的行李还是按照部队的习惯、三横两竖打着方方正正的背包,被她当凳子坐着;从手拿的小说中抬起头看着周围、原本空旷的场地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同学填塞,各路方言在周围不断响起。

等候校车的学生三五成群,一拨一伙一群各自散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不远处的四位上海人。

“侬晓得这是啥鬼地方,等了这么久,学堂还不来车子接阿拉”?

一位身高足有1.7米的瘦高女生,烫着卷发、声音有点沙哑,正背对着忆江南这边。

只听到她的声音在继续:“侬晓得吧,阿拉春节回上海特地去了图书馆,只要你有入学通知书就可以借到书的哇;你们猜猜看,我们这个学校在全国大专院校中排名第几?”她有点卖关子、打住了话头。

“阿拉不晓得嘛”旁边一位男生身形高瘦有点驼背、皮肤黝黑、留着两撇小胡子、看上去好像有30岁的年纪;他正好叼了一根烟、等喷出这口烟以后才回答。

他旁边那位同样身高、比较壮一点的男生、他很负责地照看全部行李、没有答话。

“侬就杠嘛,阿拉勿晓得啦”,这是一位个子显得略矮,瓜子脸丹凤眼的女生说道,随后她还好奇地问“排第几?”高个女生、举起左手竖起食指比划了一下、郑重其事宣布:“倒数第一”。

两位男生倒是无所谓地一笑,那位女生有点不相信地反问:“倒数第一?侬乱杠”。

周围有的学生也听到了这个“新闻”,不由自主就停止了正在进行的讲话;有一个圆脸略显稚嫩的女生、也是很不相信地问道:“真的?你怎么知道的?”

高个女生也许很满意自己所宣布的新闻效果,没有回答,只是有意转动身体,向四周的人扫视了一番。

忆江南和贺和平这才看清楚了她的脸,长方的脸型五官很精致,长得有一点像上个世纪30年代的歌星周旋、皮肤稍微有点粗糙、人很老练、乍一眼看去还以为她是一位老师呢。

她收到录取通知书,知道去上海市图书馆了解这所学校的情况,说明她喜欢动脑子、善于收集信息、是个聪明人。

正在此时,一辆大卡车开了过来,司机从驾驶室伸出头来喊道:“第二医学院的学生,上车了”。

聚集在广场的学生们,一通兵荒马乱手足并用、纷纷爬上了大卡车。

喜欢工农兵大学生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工农兵大学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工农兵大学生》,方便以后阅读工农兵大学生第5章 服从需要上大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农兵大学生第5章 服从需要上大学并对工农兵大学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