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南征北防

作品:我在印度玩红警|作者:桃林吃烧鸡|分类:都市|更新:2025-05-17 00:32:39|字数:8384字

库马尔点头,目光扫过实验室的屏幕,脑海中浮现出坦克履带碾过沙土、战机呼啸划破长空的画面。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出实验室,阳光洒在身上,热浪扑面而来。远处,装甲师的犀牛坦克正在列队,引擎轰鸣震耳,炮塔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步兵师的士兵们扛着步枪,队列整齐,军靴踩得沙土飞扬。天空隐约传来入侵者战机的轰鸣,机翼划破薄雾,留下一道白色的尾迹。

“我真正的舞台来了。”

库马尔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握紧拳头,目光投向南方地平线,仿佛整个世界都可以让他予取予夺。

与此同时,主基地的兵营大门敞开,新一批士兵列队而出,肩扛火箭筒,腰挎弹药,眼神麻木而冰冷。

战车工厂的流水线昼夜不停,履带与炮管在机械臂的焊接下成形,火花如雨。

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荒野中,基地车这种军事机器已彻底苏醒,蓄势待发,准备用铁与火重塑这片土地的命运。

——

在库马尔紧锣密鼓备战的同时,印度中央政府在总理的亲自督令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军事动员。

总理办公室的电报如雪片般飞向各邦军区,命令语气急切而严厉:“不惜一切代价,集结兵力,务必遏制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叛乱势力!”

北方和东北各邦原本用于镇压地方骚乱的部队被紧急抽调,卡车满载着满身灰尘的士兵,沿着坑洼的公路向南开进,车轮碾过干涸的泥土,扬起滚滚黄尘。

与此同时,克什米尔地区与巴基斯坦对峙的守备部队和机械化部队也接到命令,数千名士兵带着T-72坦克和BMP-1步兵战车,冒着边境局势紧张的风险,匆匆南下。

古吉拉特邦和中央邦的边境地带,靠近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荒野与丘陵,成了印度军队的集结地,帐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临时搭建的指挥所里,电台嘶嘶作响,地图上密密麻麻插满了代表部队的红色旗帜。

短短数月,印度军方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和东北部边境部署了超过四十万兵力,涵盖步兵、装甲部队、炮兵和后勤单位。

古吉拉特邦的巴罗达和艾哈迈达巴德郊外,T-72坦克的履带碾碎了农田的土垄,BMP-1步兵战车的引擎轰鸣震得村庄的窗户嗡嗡作响。

中央邦的印多尔和博帕尔附近,105毫米榴弹炮和老旧的维克拉姆火箭炮被拖进阵地,炮管在烈日下泛着暗淡的金属光泽。

士兵们在临时营地里挥汗如雨,搭建铁丝网和沙袋工事,汗水混着泥土,脸上满是疲惫与不安。

天空不时传来米格-21战机的轰鸣,老化的机身在高温下显得吃力,勉强执行侦察任务,引擎尾焰拖出黑烟,像是强弩之末。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部署,表面上气势汹汹,仿佛总理一声令下,四十万大军便能如洪水般席卷马哈拉施特拉邦,将瓦德瓦家族的基地碾为齑粉。

然而,印度军队内部却乱象丛生,问题如毒瘤般侵蚀着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首先是指挥权的混乱。

北方军区、中央军区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将领各怀心思,互不买账。

北方军区的拉杰普特将军坚称自己资历最老,应统领全军。

中央军区的夏尔中将则以地盘优势自居,拒绝听命。

克什米尔的帕塔克准将仗着精锐装甲部队,态度倨傲,公开抱怨“被拖进别人的烂摊子”。

指挥部会议往往演变成争吵,地图前的推演被个人恩怨取代,电台里充斥着互相推诿的指令,士兵们私下戏称:“将军们打嘴仗比打仗还猛。”

其次是统一调度的问题。四十万军队的调动涉及数十个师、旅,通信设备却严重不足,老式的英制无线电台经常失灵,信号断断续续,命令传达要么延迟数小时,要么干脆丢失。

前线部队经常接到互相矛盾的指令:一个师奉命前进,另一个师却被要求固守,混乱中甚至发生过两支部队误认为对方是敌军,险些开火的事件。

调度失误导致部队部署零散,部分步兵团被孤立在没有补给的荒野,士兵们只能靠啃干粮和喝浑浊的河水度日。

最致命的,是补给问题。印度的基础设施本就糟糕,公路坑洼不平,铁路运力有限,通往马哈拉施特拉邦边境的补给线如同一条脆弱的毛细血管,稍有不慎便告断裂。

卡车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抛锚,燃油和弹药运输经常延误,士兵们抱怨伙食只有发霉的米饭和稀薄的豆汤,士气低落。

军需官贪污成风,补给物资被私吞后流入黑市,古吉拉特邦的集市上甚至出现了标有军方编号的汽油桶和压缩饼干。

更离谱的是,由于后勤混乱,部分炮兵部队收到的105毫米炮弹与炮管口径不匹配,只能堆在仓库里吃灰。士兵们私下咒骂:“上面光会喊口号,补给我们吃土吗?”

印度将领们表面上斗志昂扬,公开场合高呼“为国捐躯”“消灭叛贼”,私下却对进攻马哈拉施特拉邦心存忌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印度玩红警》,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印度玩红警第86章 南征北防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印度玩红警第86章 南征北防并对我在印度玩红警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