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警示牌

作品: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作者:糖醋人|分类:历史|更新:2025-05-18 08:55:12|字数:6564字

即便大军行进,步卒也只需六七日,骑兵甚至可能仅需三四日。

这样的交通条件无疑将加强两地间的联系。

无论是选择顺天为都,还是应天为都,这都是极为有利的。

朱高炽思虑愈深,愈发认为此事可行。

他刚算了笔账:从仪凤门到码头不过四里路程,按朱瞻基所说,需耗两日,再算上前期的道路平整工作,顶多五六日即可完成。

五六日时间便能铺设四里长、七丈宽的水泥路,而应天与顺天相隔两千余里,即使部分路段需开山架桥,他也估算出大致一年内便可完工。

若能招募更多匠人,工期或许还能缩短。

同时,他也清楚当下朝廷财力充裕,水泥成本又不高,如此看来,此事更为可行。

想到这里,朱高炽内心激动不已,转头望向周忱直截了当地问道:“我且问你,修建一条从应天通至顺天的水泥路,此事可行否?”

“这……”

周忱被问得一愣。

修建官道之事他曾向朱瞻基提议过,只是朱瞻基当时要求优先建设应天,于是这事便搁置下来。

如今听朱高炽提及,周忱心中也是一动,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朱瞻基。

毕竟这事儿他不敢擅作主张,朱瞻基之前已暂时搁置,即便面前是太子询问,他也需朱瞻基点头才行。

“我爹问你话呢,你倒是说话呀。”

朱瞻基见周忱看他,便翻了个白眼说道。

自家老爹都开口了,他还能不让周忱表态?

更何况修路本就是早晚要做的事,若父亲主动提出,他自然能得到更多支持!

只是他没料到,父亲最先想到的竟是应天至顺天的水泥路。

两京之间,看似不远,实则也不算近。

若真能修成一条水泥路,作为这个时代连接两地的高速通道,对顺天或应天而言,意义重大。

但唯一的问题在于,朱瞻基更希望建筑公司先培养出更多熟练掌握水泥技术和修路技艺的工匠,再去实施这类工程。

经验丰富的大师手艺更有保障,同时更多工人也能提高效率。

毕竟道路越长,遇到的难题越多,路线规划、水泥桥施工甚至隧道挖掘都不是易事。

这不是一条从仪凤门通到长江码头这么简单的水泥路就能概括的。

当然,历史上我们民族一直是在克服重重困难中成长的。

朱瞻基点头后,周忱稍觉安心,随即向朱高炽拱手禀告:"回太子殿下,臣私下也曾思虑此事,理论上从应天到顺天修水泥路可行,但水泥不同于传统材料,它虽坚固,却需更多时间凝固。

"

"此外,这段路需跨越多条河流,工部尚无水泥造桥的经验,难度不小。

"

"只要可行便做!"

朱高炽听后连连点头。

他并不惧怕挑战,毕竟朝廷供养这么多官员,就是为了解决家族困难。

若这些人无法应对,那留着又有何用?不如遣散。

况且既然水泥能铺路,修桥自然不成问题。

想到此,朱高炽愈发急切,询问更多关于水泥的事宜,而后返回府邸,打算召集人商讨修建应天至顺天水泥路。

周忱若知晓朱高炽所想,定会让朱瞻基调自己回皇庄。

他也希望用水泥修路,但他明白,有些事太孙朱瞻基看得最透彻。

比如修路看似简单,实际上,他召集数百工匠,在朱瞻基指导下耗时一个多月研究水泥,才测绘出这仪凤门到长江码头区区四里路。

即便如此,他几乎抓破头皮。

正如朱瞻基所说,尽管现有工匠技艺娴熟,但在许多领域仍面临诸多难题。

然而,这种新奇的材料终究是刚问世的,要熟练运用它,若没有深入钻研的匠人,那根本无法实现。

至于用水泥建造桥梁之类的事情,绝非仅凭理论就能轻易完成。

很多事情听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充满挑战。

第三更,累计已写超一万四千字,作者今日辛苦码字,手机屏幕都快敲坏了,只能明日继续。

还是要感谢盟主的打赏支持,一句话,大佬*!

朱高炽返回去了。

随着皇家车队的远去,之前因禁军出现而略显紧张的百姓们逐渐放松下来,重新聚集。

这些人包括商人、平民以及读书人,他们大多是出于好奇前来围观。

在这个娱乐匮乏的时代,看热闹几乎成为一种习惯。

如今朝廷耗费力气修筑的这条奇特道路,无疑吸引了众多目光,短短四里地竟汇聚了几千人。

放眼望去,人群密布,几乎全是来看水泥路施工的。

这边朱高炽走后,经过查验合格的部分路段再次铺上了预先备好的草垫,并竖起了警示标志。

草垫是为了避免夜间低温导致未凝固的混凝土开裂,加一层草垫能有效保护路面。

警示牌则是为了避免有人因好奇踩踏尚未干燥的路面,从而损坏工程。

喜欢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第102章 警示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第102章 警示牌并对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