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轩站在镇党委办公室外,听着里面传来的谈话声。沈明远的入党审查已经进行了两个小时,这是他成为空间第二管理者后的重要政治考验。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在他手中的《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表格里“政治清白”“技术骨干”的评语墨迹未干。
“沈先生,”党委秘书小李开门出来,面色凝重,“审查组想了解沈明远同志在农场科研区的具体工作内容,有些技术名词我们不太理解。”
沈默轩心中一紧,微笑着说:“年轻人搞科研,难免用些专业术语。这样吧,我进去解释一下,省得耽误审查进度。”
走进办公室,沈默轩看到审查组组长王书记正盯着沈明远的“荧光小麦”研究报告。他立刻接过话头:“王书记,这是我们和省轻工学院合作的‘生物荧光标记技术’,主要用于夜间监测害虫,原理类似萤火虫发光蛋白——”
“等等,”王书记皱眉,“你们农场怎么会有这种高端技术?”
“是这样,”沈默轩从公文包中取出合作协议,“轻工学院的李教授是我远房表哥,去年来镇上考察,觉得我们农场适合做实验基地,就把淘汰的项目给了我们。都是些边角料技术,不值一提。”
王书记狐疑地翻看协议,看到公章和签名后,脸色稍缓:“既然是省里的项目,那没问题。不过沈明远同志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必须保证科研项目不涉及封建迷信或非法活动。”
“绝对保证,”沈默轩道,“我们所有技术都经过县科委备案,随时接受检查。”
审查结束后,沈明远擦了擦额角的冷汗:“二叔,刚才提到‘灵泉稻种’时,我差点说漏嘴。”
“记住,”沈默轩低声道,“以后所有涉及空间的项目,统一称为‘星火计划分支项目’,编号就用农场的门牌号。另外,把科研区的所有记录都换成英文,就算有人偷看,也会以为是国际合作项目。”
回到农场,沈默轩立刻召开核心会议。沈默兰带来了深圳研发中心的最新消息:“万丰公司的陈先生想派技术团队来参观,被我以‘军事管理区’为由拒绝了。但他们可能会买通海关,检查我们的设备运输。”
“让老周在运输车上做手脚,”沈默远建议,“上次改装的机床包装箱里可以加装夹层,灵泉设备用铅板隔离,金属探测器查不出来。”
沈默轩点头,转向沈明远:“明远,你明天去省城,把秘录中关于‘时间流速差异’的部分整理成论文,投稿到《农业科学》杂志。就说‘偶然发现的土壤活性差异’,用来混淆视听。”
沈明远一愣:“暴露部分秘密?”
“假作真时真亦假,”沈默轩道,“学术论文的模糊描述反而能误导竞争对手。记住,只提现象,不写原理,最后感谢‘省轻工学院的指导’。”
三天后,沈明远的论文发表,立刻引起学界关注。省农科院的专家来电询问“土壤活性”的具体数据,沈默轩趁机邀请他们来农场参观,同时将空间的灵泉稻种替换为普通高产品种,现场演示“科学种植”。
“沈先生,”农科院张教授摸着稻穗,惊叹,“这产量比常规品种高50%,如果能推广……”
“正在申请省级审定,”沈默轩道,“不过种子繁育需要特殊气候,目前只能小规模种植。”
送走专家后,沈默轩收到老周的密报:香港万丰公司雇佣了私家侦探,正在调查沈家的“技术来源”。他立刻通知深圳研发中心转移核心设备,同时在空间里开辟新的隐蔽实验室,将灵泉纺织的核心流程转移至此。
“二叔,”沈明远在新实验室调试设备,“灵泉动力装置的能耗越来越低了,现在一台织机每天只需要一滴灵泉。”
“这是好事,”沈默轩看着运转的机器,“但能耗越低,越要注意灵泉的波动。昨天我发现主泉眼的水位下降了半寸,这是空间超负荷的信号。”
两人正说着,沈默兰匆匆赶来:“哥,县组织部通知,下周省领导要来考察‘扶贫示范村’,重点看我们的‘高产稻种’。”
沈默轩皱眉:“来得太快了。明远,立刻把示范村的稻种全部换成普通种子,就说‘实验田遭遇病虫害,临时换种’。兰兰,你负责接待,重点介绍‘扶贫车间’的纺织培训,把注意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
考察当天,省领导对扶贫车间的“来料加工”模式赞不绝口,沈默兰趁机提出“扩大农村就业,建立卫星工厂”的计划。沈默轩则在一旁观察随行的农业专家,发现对方并未对稻田产生怀疑,这才放下心来。
然而,危机在深夜悄然降临。沈默远巡逻时发现农场外围的铁丝网被剪断,立刻通知沈默轩。两人赶到时,看到几个黑影正在科研区外窥探,其中一人拿着摄像机。
“是万丰公司的侦探,”沈默远认出领头者的西装款式,“我来解决,你去检查实验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