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时,二人在苇丛中发现一座倾斜的石碑。碑额刻着“芦洲记”三字,碑文已风化严重,唯有“开元二十三年秋,张长史醉卧于此,以芦管代笔,书《秋风辞》于沙渚”数语尚可辨识。煜明轻抚碑上残字,忽然想起张旭的狂草——那位曾在长安酒肆脱帽露顶的“草圣”,是否真的曾以芦苇为笔,在沙滩上挥毫,让墨痕随流水与絮羽一同漂向远方?
“文明的传承,有时就像这芦苇。”玄玑望着渐渐沉入地平线的夕阳,苇穗在余晖中泛着琥珀色的光,“它可以是文人案头的诗稿,也可以是渔翁手中的芦笛;可以是地宫珍藏的宝函,也可以是荒滩上的残碑。只要风还在吹,絮就会飘,总有种子会在新的土地上发芽。”
归途上,煜明背着装满苇叶与残瓷的布囊,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玄玑的低吟:“静立时光寻旧梦,时光漫舞意悠然。”回头望去,暮色中的芦苇荡已化作一片朦胧的剪影,唯有几点流萤在絮羽间闪烁,恍若千年时光的碎片,在夜色中轻轻颤动。
是夜,煜明在油灯下展纸作记,笔尖刚落下“渭水之畔,有芦洲焉”数字,忽闻窗外秋风大作,万千芦絮扑打窗纸,沙沙声如远年的私语。他搁笔望向案头,日间拾得的邢窑瓷片旁,正躺着几缕雪白的絮羽,在灯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忽然想起白日里在石亭看见的场景: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苇梢,所有的芦絮同时扬起,像是给天空献上一场盛大的告别。那一刻,他忽然懂得,所谓文明的永恒,从来不是凝固的丰碑,而是如芦苇般,在岁月的风雨中不断萌发、飘散、重生。就像此刻落在纸上的絮羽,看似脆弱,却承载着整个秋天的记忆,以及对来年春天的期许。
墨香在屋内萦绕,煜明提笔续写道:“芦者,天地之诗也。其茎若骨,立荒滩而拒浮华;其絮似魂,乘秋风而赴远梦。昔者《诗经》赋蒹葭,白傅叹荻花,今吾与友临洲渚,见絮影漫空,恍觉千年时光,皆在这一舞一吟中,绵绵而不绝……”
窗外,秋风渐歇,芦絮悄然落在窗台,像谁轻轻放下的一封无字信笺。煜明知道,下一次与时光的相遇,或许就在某片新抽的苇叶上,某朵初绽的絮羽里,亦或是某个陌生人眼中闪过的,对文明的温柔注视。而《云麓词心录》的笔尖,将永远为这些瞬间停留,让草木荣枯皆成诗,让时光漫舞皆成韵。
喜欢云麓词心录:白云着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云麓词心录:白云着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