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细雨中,两人撑着油纸伞漫步沈园。路过"断云石"时,云老忽然驻足:"贤弟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联句正是在这样的雨天?"
煜明当然记得。那是七年前的清明,他在论坛上看见云老的《春雨》绝句,末尾两句"愁绪漫随流水去,诗心犹傍落花存"让他忍不住跟帖:"何不改'诗心随燕剪春归'?更见生机。"没想到云老立刻回复:"妙哉!贤弟这一'剪'字,竟将春雨剪成了丝线。"
"今日便在此地,再联一首《春园即景》如何?"云老从袖中取出毛笔,在石桌上的水洼里蘸墨,"就以'青石板上苔痕浅'起句。"
煜明望着伞骨上滴落的水珠,看见它们在苔藓上溅起细小的虹:"我对'油纸伞边燕语轻'。"
云老微笑着写下第二句,笔尖掠过石桌上的裂纹:"蔷薇探牖窥诗卷——"
"杨柳垂堤钓画屏!"煜明接口时,恰好有只燕子斜斜掠过水面,剪破了满池碎玉般的落花。远处的孩童又放起了纸鸢,蝴蝶尾翼上的金线在雨幕中一闪,竟像是从云老词里飞出来的"蝶戏娇红"。
六、春风化墨润流年
返程的高铁上,煜明望着窗外飞退的油菜花田,忽然想起云老在《行香子》里写的"山情绕,水情拥"。掏出手机,他给老人发去刚作的绝句:"纸鸢线断入云深,剩得春风满袖襟。记得沈园联句处,苔痕犹印两颗心。"
很快收到云老的回复,附带一张照片:老人坐在藤椅上,脚边散落着风筝线轴,手中捧着煜明送的《宋词三百首》,书页间夹着半片干枯的桃花。留言只有两句:"袖底春风未肯去,却将诗墨种流年。"
列车驶入隧道的瞬间,黑暗中浮现出云老书房里的那幅字:"松涛共韵"。煜明摸着口袋里的翡翠书签,忽然明白,所谓知己,便是在不同的春天里,看着同样的柳丝、桃花、纸鸢,便能想起彼此眼中的光,便能在春风里,用诗词的丝线,将相隔千里的岁月,缝成一片温柔的云锦。
(本章完)
【注】本章以"春日词话"为线索,通过《望江南》《行香子》的意象串联煜明与云老的交游往事,延续"自然意象承载友情"的叙事脉络。文中"翡翠书签桃花茶沈园联句"等细节,将诗词意境转化为可触的生活场景,同时通过"纸鸢线轴旧相册"等实物,赋予抽象的友情以具体的时间厚度。结尾"春风化墨"的隐喻,既呼应词中"绮情山水醉春风"的主旨,又暗合"诗心永恒"的精神共鸣,力求在明媚的春日图景中,展现文人友情超越时空的清雅与坚韧。
喜欢云麓词心录:白云着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云麓词心录:白云着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