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去东山2

作品:如意姑娘的苟且日常|作者:冰河时代|分类:古言|更新:2025-04-24 23:01:42|字数:4368字

这个时代还没实行通过科举制选拨人材,所以这里的私塾先生没有什么秀才、童生一说,知识被权贵垄断,老百姓对读书人有着天然的畏惧。

为何读书人的孩子像个乞丐?

沈如意起身看向灰朴朴的村子,在这样贫穷落后的村子里居然有读书人,是因为靠近京都吗?可为何明明靠近京都村子还这么穷呢?

真是矛盾。

她把荷包里的红枣干都拿出来分给身边的小孩子,少年郎抿抿嘴,看了眼漂亮姐姐,揣着得到的一把红枣跑了。

宋衍感觉人没跟上来,停住脚步。

邱朝梓等人不解,以为王爷要问话,那曾想王爷转身看向身后。

不知何时,那个大丫头落在后面,没想到平时看着冷清的人出来与少年小娘子们倒是热络,还给他们零食吃。

沈如意没想到宋衍会停下等人,微微一笑,快步赶上来,歉意一笑:“王爷。”

宋衍瞄了眼,转身继续前行。

细雨未停,村子里的路泥泞不好走,一行人到达里正家后,脚上鞋子都粘了一坨一坨的泥。

里正家人口多,屋子小,进屋后,连立脚的地方都没有。

沈如意感觉到宋衍压着脾气,至是嫌弃,还是不耐烦,她就不得而了。

里正更是慌乱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邱朝梓朝隐忍脾气的王爷看了眼,赶紧出头把王爷想知道的事情问出来,“江里正,田里的种子都撒下去了吧?”

江家村江里正:“我……这……”

沈如意抬头看屋顶,低矮的屋梁,熏的黑抹抹,令人窒息。

这还要问吗?从官道下来,一路走,但凡朝田间看看,都知道田里野草肆意生长,那有种粮的痕迹。

宋衍是真心来解决农耕问题的吗?还是官场走走样子?

江里正唯唯诺诺,邱朝梓面色一凛,官威十足,“还不从实说来。”

江里正吓得扑嗵就跪下,“回……回贵人……种……种子还没下发到我们江家村,所……以……”

“为何这么久了,还没收到种子?”

……

为何?这哪是一个里正会知道的问题。

站在低矮的门旁边,沈如意无聊的朝外面望过去。

小少年说江家村五十户三百二十多口人,从这点上来看,这一段没有被战争波及过,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口,想想北晋,底下村子征兵的征兵,天灾死去的死去,十室有半数空了。

南陈国在人口上比北方强多了。

如果好好鼓励农耕生产,要不了一两年,就将是另一翻景象。

“沈姑娘……”

“如意姑娘……”

……

沈如意回过神,见众人都望她,有些茫然,一副找我干嘛?

宋衍神色淡淡。

邱朝梓眉头紧皱。

长平一脸无耐,“如意姑娘,天色将晚,你去准备晚饭吧。”

让她准备晚饭?她什么时候成厨娘了?

简宗年与郑煊泽朝她意味深长一笑。

沈如意明白了,这是打探过她的,知道她会做饭,原来今天带她出来的目的是做厨子呀!

行吧,反正她也饿了,那就去做饭吧。

出了门,一群孩子不远不近的跟着她。

沈如意明白,这是分枣子的结果。

她停下脚步,那一群孩子也停下脚步,饥饿的双眼充满渴望的盯着她,他们想从她身上得到吃的。

可是她的荷包能装多少呀!

沈如意微微一笑,面朝一群孩子拍了两下手:“来来,大家排好队。”跟幼儿园的老师似的。

排队?一群孩子双眼迷茫,好像沈如意说的语言他们听不懂似的。

没办法,沈如意伸手拉了两三个孩子,把他们排好,“看懂了吗?一个接一个,排好了,我布置任务,谁能完成,就给相应价值的铜板。”

说罢从荷包里掏出亮锃锃的铜板展现在一群孩子面前,笑眯眯的看着他们。

那些孩子,先是一愣,然后跟下水的鸭子一样,没一会儿就排成了一队。

看,没有不懂的话,只差听懂话的畴码。

钱啊!生活在村子里,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以物易物,那见过金黄烂烂的铜板。

孩子们个个双眼烔烔的盯着沈如意手中的铜板,一个个神彩奕奕,与一分钟前死气沉沉的样子简直判若两样。

沈如意温和开口,“谁家有柴禾,站出六个。”

小孩子们第一次遇到这种事,都不敢做第一个出列的人,相互望望,就是不敢迈出脚步。

沈如意也不急,仍旧笑眯眯的,“一捆二十文,柴搬过来,就能换到铜子。”

二十文啊!

挑到县郡去买,也不过七八文,最多十文了不得了。

一众孩子纷纷出列,抢着举手,“我家有……我家有……”

沈如意点了个六个孩子,“就你们吧,每人回家扛一捆……”

六个孩子欢天喜地的跑家去扛柴禾。

沈如意继续道,“谁去帮我找把小葱,一文一把……”

“我去……我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如意姑娘的苟且日常》,方便以后阅读如意姑娘的苟且日常第37章 去东山2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如意姑娘的苟且日常第37章 去东山2并对如意姑娘的苟且日常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