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吃了能成仙?

作品:老太太重生七零,断亲离婚逆袭了|作者:老莫家的猫|分类:现言|更新:2025-05-18 15:40:25|字数:4298字

等林菀一走。

陈淑兰继续拿起毛衣开始织,这两个月织毛衣挣的钱,比她的津贴还要高,怎么也得多织两件才行。

次日,林菀比平时都要早起了一会儿,

吃完早饭,和谷金凤一起出门,去公社的联合集市。

杨书记说让她骑公社的自行车去,林菀不是不想骑,就是这骑自行车骑过去少说也得半小时。

冬天天亮的晚,又黑的早。

骑过去骑回来的,人得会被吹成冰块。

走过去就不一样了,走着走着身子就走暖和,就着距离跟林菀每天去公社的距离也差不多。

才走了没一会,就听到后面有人喊。

“林同志,谷同志,等等一起走。”

林菀和谷金凤停下脚步,就看到薛志中和几个知青正跑过来。

到身前的时候,还喘着粗气。

“你们也是去联合集市的吧,我们要去联合集市上帮忙,一起。”

几人很快就到了场地上,场地上支起了高矮不一的各色棚子。

村民们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别看林菀她们来的早,他们到的时候,场地上已经有不少自发过来的村民。

林菀他们的摊位在入口旁边不远处,是一个用木架子和青竹竿搭起来的,上面盖了帆布和油布的棚子,油布微微泛黄。

屋顶上的茅草偶尔传来簌簌的摩擦声。

林菀把最近正在做的,还没有交货的衣服一件件挂横杆上。

棉衣棉裤挂一边、各式喜服挂一边、工作服挂另外一边。

又从中挑选了一些卡其布,和初棉布做的棉衣棉裤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杨书记不解,这最好的位置应该摆羊毛衫、灯芯绒或者是细棉布做的棉衣棉裤才对,公社里跟江陵毛纺织合作,也都是好质量的。

怎么在最显眼的位置,摆这些卡其布和粗棉布了。

不仅如此,刘兰还在一旁从旧棉衣里拆棉花出来。

他挠了挠头,开口问。

林菀笑“书记,我们这是公社的集市,和江陵是不一样。

来这里的主要都是村里的乡亲们,冬天穿衣服主要是以保暖为主.....”

正说着,一位约莫五十岁左右的大娘,提着一个蛇皮袋走了进来。

“你们这做衣裳的?”

林菀也顾不上跟杨书记解释,赶紧上前招呼。

“大娘,是的。”

大娘怯生生的看向林菀,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林菀看大娘的衣服上密密麻麻的布丁,心里大概明白了,走上前扶住大娘的胳膊,声音甜甜的开口。

“大娘,我扶您进来看看吧,不做衣服也没关系。”

大娘是想来做衣服,可惜钱和票不多,听到说不做衣服也能进去逛逛,便在林菀的搀扶下走了进去。

走到刘兰身前的时候大娘的步子停了下来。

“大娘,这是我们村里的婶子拿来的旧棉衣,我们把里面的棉花拆出来弹松,和今年的新棉花一起做。

穿着更暖和。”

大娘动心了。

一方面是林菀的态度好,另外一方面是旧棉花的再利用,年纪大的人更怕冷。

虽然,现在有不少裁缝也是这样做的。

但看着就是没这里好。

大娘犹豫了一下,开口“小同志,我只有两斤棉花,你看把这些拆了,可以做不。”

大娘打开蛇皮袋,掏出一件旧的看不清颜色的棉衣棉裤。

林菀接过看了看,又仔细端详起了大娘。

大娘比林菀矮半个头,约莫就是一米五七一米五八的样子。

做一套全新的棉衣棉裤,大概需要五斤棉花。

两斤新棉花加上这一套,完全够了。

“行,可以的。”

杨书记这才恍然大悟。

还得是林菀想的周到,就算现在是年底做新衣穿新袄的时候,大部分家里也是给年轻人给小朋友做。

老年人怕冷又舍不得,可不就来个资源的合理利用了嘛。

大娘又从蛇皮袋里掏出大概五尺一米五宽的粗棉布“小同志我只有这些,你看看能不能就一下。”

就一下是这边的方言,和拆旧棉衣里的棉花做新棉衣的概念差不多。

一米五宽的粗棉布得要十尺才能做一套棉衣棉裤,大娘只有五尺,肯定不够。

就是看旧棉衣的布料哪些还能再利用,就一下。

林菀点头“也可以。”

给大娘量体,沟通了细节和交货时间,大娘很是满意。

林菀笑眯眯地送大娘出去,大娘走的时候开开心心地。

送走了大娘,和杨书记沟通了一下工作,林菀又把杨书记送了出去。

看到正中间的棚子里,县里国营商店的工作人员已经摆好了货。

林菀转头问道“你们去逛国营商店的展位吗?”

“去。”

王大花和谷金凤没有什么东西要买,留下来看棚子。

林菀、刘兰和芳芳一起去逛。

三人逛到扯布匹的地方,相互之间拉起布在身上比了比,看什么花色好看。

又互相交流了一番,各自买了一些布,当然给家里人也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老太太重生七零,断亲离婚逆袭了》,方便以后阅读老太太重生七零,断亲离婚逆袭了第188章 吃了能成仙?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老太太重生七零,断亲离婚逆袭了第188章 吃了能成仙?并对老太太重生七零,断亲离婚逆袭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