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抗战形势

作品: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作者:溪湖山村闲人|分类:历史|更新:2025-05-19 01:28:23|字数:4298字

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敌后建立根据地,不断利用日军兵力不足,逐步占据主要交通线、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由于八路军、新四军采取了以游击战为主的作战方式,避免与日军主力交战。日军前期忙于正面作战,并未对我军引起太大的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军建立了稳固根据地,并不断向外渗透。日军感受到了压力,日军扫荡的频率、规模加大。

我军在不断研究日军的漏洞,加以利用。日军也在不断想办法改进战略、战术。

日本从刚开始力求速胜,太原上海沦陷了,国府没有屈服,徐州、南京沦陷了,国府也没有屈服,后日军又寄希望占领武汉,占领广州切断中国对外道道,逼迫国府投降,但他们失望了,虽然国党分裂,汪精卫等国府高层投降,但以帝申凯为首的国府退到重庆、四川还在抵抗。日本意识到速胜的美梦彻底破碎,日军在中国的作战陷入了泥潭。

随着占领区的扩大,日军变的更加分散,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发展迅速。日军连以战养战的目标都实现不了。现实迫使日本改变了战略,通过扶持汪精卫,扩大伪军,弥补日军兵力的不足,稳定占领区。日军对八路军、新四军的作战策略也发生了变化,华北日军从肃正作战升级到治安强化运动。敌后作战的主要目标转移到八路军、新四军,日军也意识到敌后抗根据地对我军的重要性。1940年秋季,华北方面军就在作战命令中明确提出:“要在敌军根据地进行彻底的‘三光作战’,断绝敌军将来的生存能力。”“毁坏无法运走的缴获武器和粮草并屠杀有抗日倾向的根据地成年男性平民”,将平民纳入作战对象中。

华北方面军更是在1941年2月颁布的《1941年度肃正计划》中将此类战法以命令的形式在全军范围内进行推广,妄图通过对根据地中国军民的无差别“三光扫荡”,彻底击垮八路军。

为稳定后方,日本陆军编制也出现了革新,中国战场上的警备师团的步兵大队扩容了1/3。扫荡部队也不再以一个完整的步兵大队为基干,而是以步兵中队为基本作战单位编成。由于可用之兵逐年减少,隶属于不同联队甚至不同师团的炮兵、通讯、辎重、步兵部队开始被混合编入同一个扫荡部7人。尽管扫荡部队的编成更加零散,但大部分部队仍配置了至少1个炮兵中队(或分队)及辎重队,保障了部队的机动性与单独作战能力,使其能够压制数倍于己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华北方面军还将更多数量的通讯装备用于作战,使得各扫荡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大幅提升。改善了通讯手段后使得每一支扫荡部队都能与作战指挥部和相邻部队进行联络,在提升指挥效率的同时也有效弥补了在八路军、新四军根据地内作战带来的情报劣势。

这三点变化使得华北方面军能够在作战中以更少的总兵力维持更多的作战单位。

在严酷的治安强化运动之下,国军坚持不住,主要力量退出了华北平原,龟缩在晋南、晋西。日军又利用国共两党的分歧,或明或暗的鼓励国军挤压我军生存空间,以至于各种摩擦事件层出不穷。

在华北发动治安强作战是日军华北方面军在战略失败后垂死挣扎的体现,虽然表面上看日军很有相当的战斗力,但战略上的失败不是战术上的胜利能够弥补的。日军已无通过军事侵略彻底占领全中国的能力,又不愿从中国战场全面撤军,放弃侵略所得,只能通过展开“治安战”的方式苟延残喘。

日本政府在德、英、法战争爆发之后,搭上了德国的战车。 日本希望借助与德意缔结轴心同盟对抗苏联威慑美国,同时乘德国在欧洲席卷之势攫取英荷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日本又试图让美国默许日本在亚洲的扩张,保持对日本至关重要的资源贸易,日本始终维持对美交涉的渠道。 但事与愿违,逐渐恶化的日美关系迫使日本必须大幅削减在中国战场上的军事投入,以集中资源用于推行“南进”政策,以获得日本急需的石油、橡胶等资源。

日本推行"南进"战略,就势必要抽调在中国的派遣军及投入,华北派遣军想趁南进抽调兵力之前彻底消灭华北八路军、新四军根据地。但国军在晋南中条山区域的20万兵力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兵力。于是华北日军制定了中原会战计划,先解决中条山国军。完成后腾出兵力,对八路军、新四军展开新一轮大规模治安作战。

李振华一直在关注日军华北方面军各部队动向,从战情通报中,李振华得知3月份开始日军在中条山周边发动了小规模的攻击,这是在试探侦察中条山国军的防御部署,为日军执行中原会战计划作准备。华北日军采用分进合击战术,从东(豫北)、北(临汾)、西(运城)三个方向,逐步向中条山推进,对中条山已形成了合围之势。

李振华还从战情通报中注意到日军从华中抽调第17、第33两个师团,配属华北方面军。再由关东军调集飞行第32、第83战队,第3飞行集团主力,在运城、新乡两个机场展开。3月,发动了中条山的外围作战。以第36师团发动对第27军作战,打击了集结在晋东南陵川一带的国民革命军第27军的作战;以第37、第41师团发动对第15军作战,在翼城以南、绛县以东地区袭击了与主力脱离的第15军。

李振华知道被常申凯称为抗战最大耻辱的中条山战役已经箭在弦上了。李振华根据所得到的情报分析整理,掾写了一份《中条山战情分析及对策》,论述了日军将大规模进攻中条山国军的理由、迹象,预测了日军即将采用的进攻策略,提供了自己对这场战役的应对方案。

写完后,李振华上交给杨文翰、黎玉审阅。杨文翰虽然说了他咸吃萝卜,淡操心,但还是和黎玉一起,在审阅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把《中条山战情分析及对策》发往延安总部。

喜欢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方便以后阅读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第101章 抗战形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第101章 抗战形势并对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