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是第五殿,阎罗王包本应坐镇第一殿。
因第一殿距阳间近,且鬼魂未饮孟婆汤,对阳间有眷恋,常想回望。
包拯心地善良,建了望乡台。
后因其过于慈悲,怜悯屈死之人,屡放其鬼魂还阳申冤昭雪。
而被降至第五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和望乡台,另设十六诛心小地狱。
阎罗王是地府第五殿之主,负责审判来到第五殿的鬼魂。
依据众生生前的善恶业力,阎罗王裁定其死后的归宿,确保因果轮回的公正运行,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他对善恶的判断极为精准,对善者褒奖,对恶者严惩。
亡魂到此需先押赴望乡台,亲眼看见生前所作之恶,然后推入地狱钩出其心掷与蛇食,受苦满日另发别殿。
无论善人恶人,在其面前都将受到公平对待,阎罗王具有对亡魂命运的最终裁决权,这一裁决不可逆转 。
对生前作恶多端、罪孽深重的鬼魂,会判定其进入叫唤大地狱及十六小地狱受苦 。
–
在森冷昏暗、鬼气氤氲的第五殿纠伦宫。
森罗大殿被无边的幽黯紧紧裹挟,恰似一头蛰伏于黑暗深渊的巨兽,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森冷气息。
阎罗王负手傲立其中,周身气势仿若万古玄冰,能将地府的空气瞬间冻结。
他头戴幽冥狱火冕,那乌金铸就的冕板,厚重古朴,似是承载着地府无尽岁月的沧桑与怨念。
其上雕琢的地狱纹路,是刀山的森寒、火海的汹涌、恶鬼的凄厉哭号、冤魂的绝望悲吟。
它们交织缠绕,跨越无尽时空,以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态势扑面而来,哪怕是最无畏的勇士,见了也难免脊背发凉,寒毛直竖。
冕板微微前倾,仿佛阎罗王睁开了一双洞悉一切的法眼,目光如炬,俯瞰阴阳两界。
世间善恶之行、轮回因果之律,皆在他的审视之下,任何妄图隐匿的罪恶,都无处遁形。
由赤红色水晶珠串成的旒,于黯淡诡谲的光线中,闪烁着妖冶刺目的血光。
宛如地狱深处永不熄灭的业火,熊熊燃烧,以无情之势惩戒着每一个踏入地府的亡魂。
每串旒上镶嵌的黑曜石,深邃得不见一丝光亮,恰似无尽的黑暗深渊,将一切妄图逃脱审判的侥幸念想,统统无情地吞噬、碾碎。
阎罗王每有动作,或微微颔首沉思,或抬眸审视,冕旒便随之轻轻晃动。
水晶珠与黑曜石相互碰撞,发出细微却透着彻骨寒意的声响。
那声响仿若来自地府最幽深的角落,恰似丧钟长鸣,每一声都在宣告审判时刻的降临。
如同一把把锐利的冰刀,划破寂静,让殿内的鬼气愈发凝重浓稠。
整个纠伦宫仿若被一座无形的阴森牢笼紧紧锁住,困住了所有的恐惧与绝望。
他身着一袭墨焰蟠龙袍,更衬得周身气场森冷肃杀,令人望而却步。
墨色绸缎,宛如深邃无垠的渊海,将无尽的黑暗与令人敬畏的威严完美融合。
每一寸面料都散发着不容侵犯的庄重气息,似在诉说着地府的神秘与威严。
赤金绣就的火焰纹路,沿着袍身蜿蜒肆意地蔓延,仿若地狱业火熊熊燃烧。
金线细密精致,绣出的火舌灵动跳跃,其间点缀的红宝石,恰似飞溅而出的滚烫火星。
夺目耀眼又惊心动魄,仿佛在向世间宣告着审判的炽热与决绝。
九条蟠龙于袍身之上张牙舞爪,龙须、龙鳞由银线细细勾勒,根根分明、片片锃亮。
幽绿宝石镶嵌的龙睛,散发着幽邃摄人的寒光,似能穿透灵魂,直抵众生心底,看穿深埋其中的善恶与隐秘。
领口、袖口和下摆处的黑色貂皮,柔软顺滑,尽显奢华质感,更为这身袍服添了几分冷冽贵气。
阎罗王身形笔挺如松,袍角随着他的一举一动微微晃动。
火焰与蟠龙仿若被赋予了生命,在黑暗中翻腾、咆哮,似要冲破这无尽黑暗,将一切邪祟罪恶灼烧殆尽,灰飞烟灭。
大殿中的小鬼阴差们,在这强大威严的气场之下,皆垂首噤声,连抬头直视一眼的勇气都没有,满心皆是敬畏与惶恐。
森罗大殿的幽暗中,包拯周身气场强大,宛如一座巍峨不可撼动的山岳,矗立在地府的核心,守护着阴阳秩序。
他面容白净,在那白净的面庞之上,那弯月牙印记格外醒目。
宛如一钩新弦,浅淡却清晰地镶嵌于额间,色泽温润,隐隐泛着柔和的微光。
其轮廓线条流畅自然,恰似夜空中悄然浮现的月牙,散发着神秘而圣洁的气息。
这印记与他白皙的肤色相互映衬,既不显得突兀,又为他增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气质。
仿佛是上天赋予他洞察阴阳、明断善恶的独特标识,时刻彰显着他与众不同的身份与使命。
与周身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冷峻。
身形高大笔挺,自带威严,每一步迈出,都仿佛踏在阴阳两界的秩序之上,坚实有力,不容撼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