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洪水滔天
“防风氏......好像听说过。”竖亥快速回忆了一下脑海中有关防风氏的记载。
想不起来了。
竖亥问道:“百越与我们不常来往,之前还想向您讨教。”
钺芒眯缝了眼睛,仿佛正在陷入一场梦境中,他缓缓开口道:“百越与华夏东夷之间隔着一条大江,其间遍布沼泽瘴气。”
“百越先祖自南方迁居而来,一路沿着海岸线迁居到如今大江之南。”
“百越已经被良渚国基本统一,我防风氏同样以良渚国为尊。”
“不过良渚国的部族只是名义上跟随,实际上还是各过各的。”
钺芒睁开了眼睛,打起一些精神,说道:“你该说说你的事情了。”
“我来自4200年后。”竖亥接下来向钺芒说起了人类生活的地球,地球之外的太阳系和宇宙。
又说起了世界各地的历史,和华夏未来的发展。
“那我百越一族呢?日后如何?”钺芒问道。
竖亥摇摇头:“他们在大江以南生活了近千年,随后一路向南,到我那时,已经不知所踪了。”
“也许是和更南方的土人混居了。”
钺芒没什么反应,只是微微点头。
竖亥一直诉说到日落,钺芒只是静静的听着,除了禹成为华夏先贤以及可见宇宙的许多谜团时才有些反应。
听到钺芒细细的鼾声,竖亥揉了揉发麻的双腿,离开了屋内。
“真是有大智慧的人啊。”竖亥刚刚感叹一句,便发现了禹在院落内等待自己。
竖亥走上前去,也不顾什么礼节了,直接盘腿坐下。
姒女华也在一边,身前盆内摆满了梨、杏、李子、甜瓜之类的水果,竖亥有些口干舌燥,也拿起了一些啃了起来。
“竖亥,共工把事情都告诉我了,这些时日,你辛苦了。”禹说话还是那般古板。
竖亥摆摆手,说道:“禹,大水的事情千真万确,我自有我的道理,还请一定要相信我。”
禹点点头,凝重的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共工氏已经决定陆续迁徙族人,原本的堤坝拆除。”
“不过共工还是要建造新的堤坝。”
“共工氏无论是筑堤还是迁徙都是耗费巨大,此举必然引发邦国动荡。”
“原本为了有夏氏族内安稳,虽然我信你,但也绝不会拿族人冒险,像共工氏这般大动干戈。”
“可如今我们有夏氏的一切,都是竖亥你带来的,我们粮食充足,人口日增,一切都在往好的发展。”
“这次该怎么做,我听你的。”
得到禹的全面信任,竖亥欣慰了许多。
“我的家乡离王城岗遗址和阳城遗址不远,那里被推测为夏早期的都城,现在看来判断是对的。”
“记得阳城遗址只有东北角被洪水冲毁了一些,其他地方完好无损,所以有夏氏内部没什么好交代的。”
“如今我一去高原,年月太久,何况高原气候恶劣,万一我出了什么事情,还是要留下一些信息。”
竖亥整理了一下已知信息,交代道:
“禹,你记住这三件事情,绝对不可以忘记。”
“下一任华夏共主是舜,你要得到他的支持,你现在是邦国首领,有对尧的谏言权力,可以提前对舜示好。”
禹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骘,嘴上却说道:“早有预料,我会照办。”
竖亥接着说道:“第二件事情,治水的要诀是疏而不是堵。”
禹沉思片刻,点点头。
“第三件事情,务必阻止鲧治水,谁都可以治水,鲧不可以。”
禹有些讶异:“为什么?”
一旁吃瓜的姒女华也抬起了头。
竖亥摇摇头:“别问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反正不要让鲧治水就是了。”
竖亥只是有限的透露了几个信息,虽然他的穿越者身份已经被识破,但是他并不想就此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诉禹。
因此竖亥挑选了自认为最关键的三个信息。
并不是竖亥愿意当个谜语人,只是就算没有他,禹也能治水成功并且一统华夏。
如果说的太多,带来的蝴蝶效应可能会让事情朝不可预知的深渊滑去。
“反正让鲧得个善终就行,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吧。”
竖亥又思考了一番和禹的关系:
“现在并非世袭制,集权程度很低,首领的威望来自实打实的功绩。”
“在这方面,禹做的确实非常出色。”
“和禹相处起来也挺愉快,不说帝王与臣子,简直比后世的那些还要好相处。”
“大洪水悬在心上,我也没心思去想别的,世俗的东西让他们做吧。”
“我的目标是治理大洪水,这是我来到这里的使命。”
……
说到最后,禹难得笑了一下,说道:“你这件衣服很不错,染色的方法也很好。”
“哦,莫非有夏氏已经开始卖布了吗?”竖亥打趣道。
禹点点头:“你去陶唐氏的安邑就知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