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直接否定了,再也不想回到从前。她的脑海中开始浮现出未来的画面: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童养媳,她可以和男兵们一样,在红军队伍里并肩作战,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穷人的幸福而奋斗。义母赵妈也不再为生活发愁,有了自己的田地,不再受那无尽的苦难。她想象着自己穿着军装,英姿飒爽的样子,心中充满了向往。片刻的沉默后,肖英的眼神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坚定。她站起身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下了一个无比庄重的誓言。她走向雄国兵,坚定地说:“我愿意参加红军!也不用再改名了,肖英我都听习惯性了。兵哥,你带我去红军队伍当女兵吧。” 说完,她站起身迎着风,正要朝着红军的队伍走去。
“报告”,突然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声音,赓即就闪进一个十来岁瘦瘦小小的女孩,穿着硕大而不合体的红军服,递给雄国兵一封信,原来是红军妇女独立营明天要来赤江县召开扩红大会,请县苏维埃配合,动员妇女们参加的通知。雄国兵不禁喜上眉梢,对着肖英道:“明天妇女团招兵,你正好参加。”接着转向小女孩问道:“你这么小怎么当上红军的,来给我们说说。”
小女孩兴奋地向他们诉说起过往:在红军妇女独立团驻地,一位刚刚十岁的小女孩也在央求:“我要当红军。” 哨兵看着眼前这个倔强的小女孩,不知道怎么办,只有耐心劝她:“你还小,再等等吧。”
小女孩满脸焦急,语速极快地说道:“我真的就叫红军!而且就是那位骑着马的红军婶婶把我给救活的呀!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一定要找到她,我也要成为像她那样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随着她情绪越发激动,说话的音量也不自觉地提高了许多。
与此同时,小女孩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那可怕的一幕——就在那天,阳光明媚却掩盖不住悲惨命运的阴影。在一座低矮狭小的农房里面,谢大成老汉正病恹恹地躺在床上,由于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他已经卧床许久无法起身了。而在老汉的身旁,仅仅只有他那已过古稀之年、同样体弱多病的老伴儿陪伴着。此外,还有一个被他们从大路旁边捡到的小女孩,名叫小红,年纪还未满十岁呢。这一家三口的生活可谓是艰辛无比,每天都在困苦与煎熬中度日如年。
一天上午,年幼的小红独自上街去卖家里仅有的一些柴火,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就此降临到这个可怜孩子的身上。一只凶狠的黑色大狗不知从何处窜了出来,径直朝着毫无防备的小红扑了过去,并疯狂地撕咬着她弱小的身躯。刹那间,鲜血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喷涌而出,迅速染红了小红那件单薄的衣衫。剧烈的疼痛使得她放声大哭起来,哭声回荡在那条冷清的街道上,显得格外凄惨……
正当小红哭得撕心裂肺、悲痛欲绝的时候,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地传来。一位英姿飒爽的女红军婶婶骑着一匹高大威武的骏马,腰间还别着一把锃亮的手枪,风驰电掣般地从道路那头疾驰而来。这位女红军婶婶一眼就瞧见了正蹲在路边伤心哭泣的小红,她赶忙勒住缰绳,利落地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小红身边。
只见女红军婶婶弯下腰,轻柔地抚摸着小红的头发,轻声问道:“孩子,你怎么啦?”小红抬起满是泪痕的小脸,抽噎着把自己受伤的事情告诉了女红军婶婶。女红军婶婶听后,二话不说,小心翼翼地将小红背起来,然后翻身上马,直奔红军医院而去。
经过红军医生一番紧张而有序的诊治,小红的伤口被包扎好不再渗血,感觉也不很痛了,又给她一些过两天换用的药包。当小红可以出院回家时,女红军婶婶再次背起她,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一路上,小红紧紧地搂着女红军婶婶的脖子,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依赖之情。很快,她们就来到了小红家门前。早已等候多时的谢老汉夫妇见到女儿平安归来,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迎上前去,拉着女红军婶婶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并执意询问她的姓名,想要日后好好报答她的救命之恩。女红军婶婶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不用谢,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的名字嘛……我叫红军!”说完,她向谢老汉一家挥挥手,转身骑上马,渐行渐远。
小红永远也忘不了那位红军婶婶温柔亲切的眼神,那里面充满了对她的关切与温暖,这种感觉是她以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从那一刻起,小红就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像这位红军婶婶一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第三天清晨,阳光洒满大地,微风轻拂着树梢。正当谢老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早饭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那位女红军婶婶派来的警卫员,他身后还跟着一名背着医药箱的医生。原来,女红军婶婶担心谢老汉的身体状况,特意安排他们前来为谢老汉免费看病治疗。谢家老小感动万分,千恩万谢之后,目送着警卫员和医生离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