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肖英和运输队踏入壁州的城门,眼前的景象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令他们心潮澎湃。大街小巷红旗如林,那鲜艳的红色,恰似革命的熊熊烈火在燃烧。列宁公园、西北军委、方面军总指挥部、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党校等机构的招牌如繁星般点缀在主要街道,每一块招牌都闪耀着革命的光芒与希望。一队队身背肩扛的红军、游击队员和民工,在雄国兵的精心安排下,宛如训练有素的士兵,井然有序地分别进入城东、城北、城南、城西,陆续竖起造币厂、兵工厂、被服厂、制盐厂等招牌。整个壁州城,宛如一个激情燃烧的革命大熔炉,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革命的力量与辉煌。
担任保卫警戒任务的妇女团成员们一个个全副武装,神情肃穆地站立在各自的岗位上,严阵以待。她们身着统一的军装,头戴军帽,腰间束着皮带,英姿飒爽。女战士们个个身姿矫健,如同一群敏捷的猎豹,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她们的眼神坚定无比,透露出一种无畏的勇气和决心。手中紧握的武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令人望而生畏。
那位女政委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只见她腰板挺直,步伐稳健有力,带领着一队战士正在认真巡逻。她那高挑的身材配上合身的军装,更显英姿飒爽。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被整齐地盘在脑后,额前几缕发丝随风飘动,为她增添了几分柔美。此时,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给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使得她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就在经过一个路口时,女政委所率领的巡逻队与肖英的运输队以及总政委、雄国兵等一行人不期而遇。总政委远远望见女政委,脸上立刻绽放出和蔼可亲的笑容。他抬起手来,亲切地向女政委招了招手,并示意她跟随自己过去。一旁的雄国兵见状,则面带微笑地转头看向肖英,关心地说道:“肖英啊,你们这一路上真是辛苦了,要不先停下来歇息一会儿吧?”
听到这话,肖英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随即转过身去,对着身后的运输队员们大声喊道:“大家就地休息!”队员们听到命令后,纷纷如释重负般地停下脚步。他们迅速放下背上那沉甸甸的背夹,然后从旁边拿起打杵将其支撑起来,让自己那早已疲惫不堪的身体能够暂时得到片刻的放松。有的队员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有的队员则轻轻地捶打着发酸的双腿;还有的队员拿出大竹筒水壶,仰头猛灌几口凉水……整个场面虽然略显嘈杂,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女政委和总政委缓步朝着列宁公园走去。列宁公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盛,仿佛一片宁静的绿洲。他们拾级而上,一座崭新的西北军委大招牌映入眼帘,招牌后面是一座精致的小洋楼。持枪站岗的红军战士身姿挺拔,他们严密地注视着人来人往,眼神中透露出警惕与专注。总政委边走边对女政委说:“这里就是张主席和西北军委的住所。”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我刚向张主席请示过,决定派你去总医院当政委。” 女政委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认真地听着总政委的话。“经过仪南、营渠、宣达三大进攻战役,我们的苏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总政委慷慨激昂地继续说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自豪与欣慰的光芒,仿佛夜空中璀璨的星辰,“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省两个道 23 个县和几百个乡的苏维埃政权,方面军如雨后春笋般扩大了近 10 万兵力。然而,战争犹如无情的猛兽,受伤的战士如残花般凋零,他们急需救治,所以总医院的工作恰似生命的灯塔,至关重要,组织相信你定能胜任。”女政委宛如钢铁般坚定地点点头,说道:“总政委,您放心,我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犹如黄莺出谷,充满了决心与勇气,似能穿透云霄。
此时,肖英在路口稍作休憩,便如那挺拔的白杨一般,笔直地站起身来,好奇的目光如探照灯一般,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她看到不远处的兵工厂里,工人们仿若辛勤的蜜蜂,正在忙碌地工作,火花四溅,犹如夜空中璀璨的烟花;被服厂内,女同志们则如同那灵巧的织女,飞针走线,为战士们赶制着衣物。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在她的眼前徐徐展开,让她心中充满了对革命事业的热情与向往。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如同一颗闪耀的星辰,从人群中划过。肖英定睛一看,不禁惊喜地喊道:“王首芝!” 王首芝听到呼喊,如那被惊扰的小鹿,停下脚步,转身望去,看到是肖英,脸上也如那盛开的花朵一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肖英快步走上前去,兴奋得如同那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道。王首芝挠挠头,笑着说:“我也没想到啊,我从团里抽调来省委党校学习一个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