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见状,不禁担忧地问道:“三哥,你把这些都留给我们,那你自己怎么办呢?”师政委微笑着安慰弟弟说:“不用担心我,我自有办法解决。”一旁的警卫员看到这一幕,也主动站出来说道:“首长,我愿意留下来照顾大娘和弟弟妹妹,您就放心地去吧。”
就在这时,老母亲终于开了金口,她的话语如黄钟大吕一般:“不行,你们北上的战士一个也不能留,你们都必须北上。也不用担心我,我这把老骨头还行。我比王军长那丈母娘还小两个月,我还是大脚,能走。”老母亲伸出腿脚让大家看,浮肿的腿脚圆鼓鼓的。仅仅这几句话,师政委和他的弟弟妹妹,还有警卫员,无不为之动容,眼眶中似有泪光闪烁。警卫员瞅了瞅外面,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僵局,说道:“首长,快走吧,红二六军团的战友们要到了。”他那藏族妻子早已牵过马来等着了。师政委万般难舍地跃上另一匹马,强忍着离别的泪水,带着妻子和警卫员策马而去,仿佛不敢回头再看一眼他的母亲,他的弟弟妹妹,就这样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征程。
北上必经之地的波日桥,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跨在波涛汹涌的雅砻江之上,连接着南北两岸,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通道。师政委一行来到桥头,远远地就看到了格勒得沙政府藏族主席克基。这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藏族汉子,正站在桥边,与红军妇女独立团的汉族姑娘唐连长交谈着什么。他们二人也已结成了伉俪,成为了一对令人羡慕的伴侣。
独立团奉命在波日桥守卫,确保战友们能够平安过桥。唐连长和她的姐妹们精神抖擞地站在桥边,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克基主席则带领着苏维埃政府的干部们,送上了一袋又一袋的粮食和衣服,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辣椒、草鞋等等物品,这些都是红军战士们急需的物资。新参加红军的藏族青年桑吉喜悦和扎西旺徐,在女红军陶营长和曾政委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把粮食物资搬到马背上,然后用绳子仔细地捆绑起来。他们动作迅速而熟练,显然已经对这项工作非常熟悉了。
在人群中,少明珍依然带着谢红军、根红英缓缓走来。少明珍一边走,一边教两个小姑娘轻声地背诵着雪山的地名:“大炮山、新龙山……”这些名字在她们的口中念出来,仿佛带着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人对那片未知的雪山充满了向往……
突然又来一队骑兵渐行渐近,为首的人翻身下马,师政委盯睛一看,原来是省委书记也来到了这里。跟着而来的还有雄国兵主席与姜亭富。师政委想想几个月前他们六对新人结婚,如今却有三对在这里出现,怎么单个出现的是省委书记呢?他们清楚地记得,那时省委书记迎娶的藏族姑娘确实美丽无双,被人称为金川之花。她的藏族名字叫做查比二姐,汉族名字叫羊英秀。
查比二姐的容貌堪称绝美,是丹巴美人谷美女的典型代表。用“貌美如画”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她年仅25岁,正值青春年华,秀外慧中却又不失妩媚,英姿飒爽且充满活力,浑身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仿佛春天里绽放的花朵一般,令人赏心悦目。不仅如此,查比二姐还是家中的独生女,备受父母的宠爱,犹如掌上明珠一般。她自幼聪明伶俐,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不仅能熟练掌握汉语,还精通藏语,可谓是才貌双全。
也许正应自古红颜多薄命的俗语,命运却对羊英秀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在她十八岁那年,疼爱她的父母未经她同意,便擅自做主为她招了一个入赘郎君。这段婚姻起初还算美满,查比二姐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丈夫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突然不辞而别,从此杳无音讯。
没过多久,查比二姐的父亲就因病离世了,这给她们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从此以后,查比二姐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女儿,还要照顾年迈的母亲,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就在这个时候,红军来到了她们的家乡。查比二姐看到红军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心中对红军充满了好感和敬意。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红军。
由于查比二姐会说汉藏两种语言,而且她年轻活泼、办事干练、工作热情负责,很快就成为了红军中的一名翻译。后来,她还担任了波巴政府的妇女部长,负责组织和领导妇女们的工作。在工作中,省委书记注意到了这位活泼漂亮的妇女部长。他被查比二姐的聪明才智和工作能力所吸引,对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有一次,在有张主席和总政委等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上,省委书记当着众人的面,大方地拿出一个本子,又递上一支铅笔,然后笑吟吟地对查比二姐非常直爽地说:“强扭的瓜不甜,婚姻自由,我就问你愿意不愿意跟我结婚,愿意的话,就在本子上打个勾,不愿意的话,就打个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