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破疫曙光,阴霾渐散之时

作品:穿书后我在后宫医手遮天|作者:在裂缝中追光|分类:古言|更新:2025-05-19 17:05:00|字数:4364字

寅时三更的梆子声刚过,我蘸着陈将军送来的三七粉誊写药方。

药庐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十几个提着琉璃宫灯的嬷嬷将庭院照得雪亮。

"江妃娘娘好雅兴。"丽妃扶着金丝珐琅护甲跨过门槛,石榴红的裙裾扫过药碾上未收的艾叶,"听闻您用活人试药,本宫特来讨教这以命换命的妙法。"

我将试药记录册重重拍在案几上,墨汁溅在丽妃绣着孔雀翎的袖口。

泛黄的册页间夹着染血的纱布,每片都标注着试药时辰与脉象变化。

"这是太医院存档的《肘后备急方》第三卷。"我翻到折角处,"'瘴气入肺者,以地锦草配苦艾,三蒸三晒方可入药'——丽妃娘娘若不信,大可请张院判来辨真伪。"

门外突然传来金器相击的脆响。

范景轩玄色龙纹常服上还沾着夜露,目光扫过案头堆积如山的药渣:"朕倒不知,太医院典籍竟比不过后宫流言。"

丽妃指节攥得发白:"臣妾也是忧心龙体......"

"忧心到烧替身人偶?"我掀开墙角蒙着白布的竹篓,几十盏未燃尽的莲花灯芯上,赫然写着染病宫女的生辰八字。

其中一盏黄纸被风吹开,露出范景轩的八字。

鎏金香炉轰然倒地。

范景轩拾起那盏莲花灯,指尖摩挲着灯座上丽妃宫特有的缠枝牡丹纹:"传旨,丽妃禁足三月,抄录《千金方》百遍。"

晨雾未散时,陈将军押着三车药材停在太医院角门。

车前子用油纸包得严实,掀开时还带着西山泥土的潮气。

"这是家父戍边时寻到的百年老参。"他卸下铠甲时,铁片缝隙里簌簌落下药草碎屑,"末将连夜挖通被山石堵住的山道,幸未耽误时辰。"

我将老参切片煎煮,掺入新制的解毒汤。

当第七个高热不退的宫女在寅时退烧,檐下铜铃忽被东风吹得叮咚作响。

李嬷嬷捧着名册来报,说今日又有二十三人病症减轻。

朝霞染红琉璃瓦那天,王大臣的奏折在早朝时掀起轩然大波。

我扶着药柜稳住发晕的脑袋,听见议政殿方向传来"焚烧病患"的咆哮。

"娘娘不可!"李嬷嬷拦住我卸下的素银发簪,"您三日未合眼了......"

我抓起案头治愈名册冲进九曲回廊。

汉白玉阶上还凝着晨露,王大臣山羊须上的唾沫星子在日光下泛着冷光:"皇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断什么?

断这些人的生路?"我将名册摔在鎏金御案上,墨迹未干的治愈人数惊得几个老臣扶正了官帽,"三百七十六人已愈,二十八个重症转轻——王大人可知焚烧活人会让疫气随烟尘扩散更快?"

范景轩抚过名册上密密麻麻的红圈,忽然将茶盏掷向王大臣脚边:"传朕口谕,凡染病者集中移居西六所,每日药材供给按三倍份例。"

暮春的风裹着药香漫过宫墙时,太医院檐下挂起了第一百零八个痊愈宫人送的药囊。

我靠在晒药架的阴影里数今日份的脉案,忽然瞥见王大臣临走时阴冷的回眸。

西偏殿传来瓷器碎裂声。

我循声望去,只见丽妃宫里的小太监正往废井中倾倒什么,月光照亮井沿一抹诡异的靛蓝色。

(本章完)

金丝楠木托盘里的血燕窝已经凉透,我捏着银针挑开第十三个锦盒上的同心结。

自打瘟疫消退,各宫送来的谢礼把偏殿堆成了药材铺子。

"娘娘,张美人在外头候了半个时辰了。"李嬷嬷掀开湘妃竹帘,日光漏进来时晃得我眼前发晕,"说是要亲手给您绣双药草纹的鞋垫。"

我扶着酸痛的腰肢起身,紫檀衣架上还挂着那件沾着药汁的月白襦裙。

檐角铜铃叮咚作响,十几个洒扫宫女齐刷刷跪在青石板上,额头贴着绣有"仁心"二字的锦帕——那是我上月给染病宫人分发的药囊绣样。

穿过御花园时,连往日最跋扈的刘婕妤都退到假山后向我福身。

荷花池畔飘来断续的抽泣声,我循声望去,见两个小宫女正往池中放莲花灯,灯芯上赫然写着我的生辰八字。

"她们说这是还魂灯。"李嬷嬷压低声音,"前日浣衣局的小翠咽气前攥着娘娘给的药丸,硬是多撑了半刻钟等到家人。"

话音未落,明黄仪仗已转过九曲桥。

范景轩玄色龙袍下竟套着我缝制的艾草香囊,金线绣的忍冬花纹被阳光镀得发亮。

捧膳太监们抬着的朱漆食盒里,杏仁酥还冒着热气。

"跟朕回养心殿。"他伸手拂去我鬓角的忍冬花瓣,指腹擦过耳垂时带着御书房特有的松烟墨香,"前日新贡的庐山云雾,给你留着。"

描金茶盏在案几上转了三圈,蒸腾的水雾模糊了范景轩紧蹙的眉峰。

鎏金蟠龙烛台将他的影子拉长,正好笼住我裙摆上未洗净的药渍。

"上月南疆进贡的雪蛤......"

"西偏殿的银丝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书后我在后宫医手遮天》,方便以后阅读穿书后我在后宫医手遮天第10章 破疫曙光,阴霾渐散之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书后我在后宫医手遮天第10章 破疫曙光,阴霾渐散之时并对穿书后我在后宫医手遮天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