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马玉琴学习熬制中药

作品:羽念春时好|作者:爱吃红烧牛杂的花飞扬|分类:现言|更新:2025-05-19 20:21:21|字数:8380字

刘翠娥轻轻掰下一小段当归,递给马玉琴,接着说:“你摸摸,当归质地比较柔韧,可不是那种硬邦邦的。再闻闻,这气味很特别,有股浓郁的香气,闻着就让人觉得安心。而且啊,当归折断后,断面是黄白色的,中间还有些棕色的油点,这些油点可是它药效的关键呢。记住咯,以后抓药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当归,才是好当归。”马玉琴拿起来凑在鼻子边闻了闻,果然有股浓郁的香气,闻着特别舒服。

马玉琴听没想到小小的中药里有这么多学问,不禁有些好奇,问道:“阿姨,这些中药知识您都是怎么知道的呀?”

刘翠娥笑着说:“我是咱村的赤脚医生,有二十多年的行医经历,这些都是慢慢积累的经验。平时多看书,多实践,时间长了就懂了。”

很快的,药熬好了。刘翠娥把药汤倒出来,用纱布过滤了一遍,递给马玉琴:“玉琴,来,你端给你叔叔喝吧。记住,喝药的时候要温温的,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

马玉琴接过药碗,小心翼翼地走向陈大庚的房间。

陈大庚脸上的气色好了很多,陈嘉航的心情平复了一些。不再像刚回来时那样慌乱无助,他四处打听治疗父亲病情的方法。

午后,陈嘉航和马玉琴陪父亲在院子里晒太阳。陈大庚看着两人忙碌的身影,微微叹了口气说:“嘉航,玉琴是个好姑娘,多亏了她这段时间帮忙照顾我,我感觉我整个人好多了!” 马玉琴在他最艰难的时刻不离不弃,给予了陈嘉航和家人极大的帮助,他的心里非常感激。

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中,马玉琴对陈嘉航的感情愈发深厚。看着陈嘉航为父亲尽心尽力的样子,心中既感动又心疼。

跟刘翠娥学习了几次,马玉琴现在已经能单独熬制中药了,她把药罐洗得干干净净,按照刘翠娥教的方法,将药材一一放入罐中,再加入适量的水。点火之后,她就守在炉灶旁,紧紧盯着药罐,控制着火候,一会儿大火,一会儿温火,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影响药效。

“这药啊,可得好好熬,每一步都不能错。” 马玉琴一边搅拌着药汤,一边自言自语道他的额头因为炉灶的热气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她也顾不得擦。在等待药熬好的过程中,她还会抽空去准备一些陈父爱吃的清淡食物,想着法子让陈父能多吃一点。

“叔叔,您尝尝这个,我专门给您做的。” 马玉琴端着一碗小米粥,坐在陈父床边,温柔地说道。

陈大庚看着她,眼中充满感激:“玉琴啊,你这孩子太贴心了,比亲闺女还亲。”

马玉琴笑着摇摇头:“叔叔,您别这么说,只要您能快点好起来,我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马玉琴一心想为陈父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每天晚上,等陈嘉航和家人都休息后,她就会打开手机,在各种医学论坛、健康网站上搜索治疗方法。她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信息,遇到有价值的内容,就赶紧记录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玉琴终于在一个小众的中医论坛上发现了一个草药方,有不少患者反馈说用了之后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且这个药方里的草药在城里的中药店都能买到。

马玉琴兴奋不已,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陈嘉航。陈嘉航听后,眼中也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两人商量后,决定立刻前往城里购买草药。第二天,陈嘉航驾驶着三轮摩托车,和马玉琴一起去城里买中药,“嘉航,这个药方说不定真的有用,叔叔喝了之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陈嘉航感激地看着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很快到了城里,陈嘉航停下车后,二人朝中药店走去,就在他们路过一家商场时,陈嘉航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个身影他台太熟悉了,是林春羽,

林春羽和几个同学正有说有笑地从商场里走出来,手里提着一些购物袋。林春羽也看到了陈嘉航和马玉琴,她的笑容瞬间凝固,看着眼前的二人。

陈嘉航有些尴尬地打招呼:“春羽,好巧啊,在这儿遇见你了!。”

林春羽冷哼一声,目光在马玉琴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说:“是挺巧的,有些人在外面倒是过得风生水起,都快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了。”

这个人就是林春羽,一头乌黑的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头,虽然穿着简单,却浑身散发着一种青春的朝气与活力,站在人群中十分惹眼,难怪陈嘉航会对她难以忘怀。

马玉琴心中有些不悦,但还是尽量保持礼貌:“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和嘉航只是在帮他爸爸买药。”

林春羽不屑地笑了笑:“帮着买药?还真是热心啊。有些人啊,总喜欢在别人家里插一脚,也不知道是图什么。”

马玉琴的脸色微微一变,她向前一步,说道:“我图什么?我只是看嘉航一个人太辛苦,想帮帮他。不像某些人,只会在一旁说风凉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羽念春时好》,方便以后阅读羽念春时好第62章 马玉琴学习熬制中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羽念春时好第62章 马玉琴学习熬制中药并对羽念春时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