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舞弊

作品: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作者:不如退而结网|分类:古言|更新:2025-05-19 23:50:40|字数:8054字

重开乡试就代表着他们多了一次机会。

已经快要落雪的天气,挡不住学子们对功名的渴望与热情。

几千学子再次齐聚青州,举人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三千多名学子,能上桂榜的只有不到一百人,就这还带上了副榜。

乡试桂榜分甲乙榜,能上甲榜的,就会获得举人功名。

除了甲榜之外,还有副榜,也就是乙榜。

上了乙榜也不是举人,你顶多知道你排多少名。

但只要入了乙榜,就有机会去京城的国子监读书。

如果连上两次乙榜,也有资格去京城参加会试。

会试上了榜单,也一样是进士,但如此一来就不算两榜进士了。

入朝为官难免排资论辈,你是同进士,我是进士,那我就高你一等。

为官同样的功绩下,我就比你先升官。

同为进士,又分两榜进士和进士。

两榜进士就是乡试在甲榜,会试在二甲及以上。

这样的进士血脉就更纯正,也更有优越感。

其实要卫辞说来,这根本没啥区别,但古人就是这么玩的。

入了这个圈子就要守这个规矩,否则别人就会排挤你。

为了以后的前途,卫辞自然是想做两榜进士。

因为青州刚出过震惊朝野的科举舞弊案,所以乡试重开后搜索的也更加严格。

如今已经快到年关,正是冷的时候,为了避免考生作弊。

主考官硬是规定学子不得穿夹层的衣裳,学子只能穿单衣。

为了保暖,参加考试的学子都要穿六七层衣裳。

监考的官员除了一正一副两个主考官外,还有四到六个同考官。

同考官一般都是由本地的官员充任。

等到判答卷时,官府还会把一些闻名的大儒以及书院的山长等德高望重,但不在朝为官者一起来批阅。

这就是为了减少官员为同在朝为官的同僚的孩子作弊的可能。

乡试考试时间为九天,因为考生太多,所以分批次入场。

入场前每个学子会分到考牌,牌上写着号房。

卫辞拿到座位号之后,祈祷不要遇到臭号。

所谓臭号就是在厕所旁边的号房,古代又没什么马桶,都是露天厕所。

几千人的大考场,九天考下来,厕所能臭成什么样,光想想就让人眼前一黑。

若是分到臭号,这九天就要在厕所旁吃喝拉撒考试,到时候哪还有心情考试。

不过虽然祈祷不分到臭号,但尔雅还是给卫辞准备了干薄荷等药材。

若是卫辞真的那么倒霉,恰好被分在了臭号,那也只能用这些药材提神醒脑,挡一挡。

卫辞的入场时间在半夜,大冷的天他半夜起来去排队。

队伍排的极长,又冷又冻的,卫辞便想一个人去排队进场。

可无论是尔雅还是卫岳都不同意,两人坚持要陪着卫辞排队入场。

就连王婶和王安也都睡不好,跟着一起来了。

好不容易等到卫辞,入朝前的检查又极为严格,连卫辞携带的墨块都被切开查看。

除此之外还有人带的大饼,馒头甚至点心,都被检查的官差捣烂,简直没法吃了。

经过层层检查,最后卫辞终于入了场。

万幸他的号房离臭号还很远,且对面就有一个大水缸,取水十分方便。

卫辞拿出尔雅给他准备的抹布,先将整个号房左左右右擦了一遍。

号房的木板感觉都长霉了,擦了也没用。

除此之外,顶上都是蜘蛛网不说,感觉还有点漏,卫辞只能祈祷这九天最好不要下雨。

他还有点庆幸,幸好现在天冷了,没有蛇鼠虫蚁啥的。

否则就这环境,卫辞合理怀疑,夏天应该会有老鼠和蛇在此安家。

接着他又把自己带来的东西归置一下,眼看天还黑着,距离发卷子的时间还早着呢,卫辞倒头在木板上先补个觉。

不知过了多久,卫辞被考场上的铃铛声吵醒。

天已经凉了,到了发卷的时间。

十几张考卷,题量不少,与考卷一起发的,还有草稿纸。

卫辞进考场没有一张纸,就是因为考场会发草稿纸。

而就这草稿纸后期也要收回去的。

乡试都是策论题,还有诗赋,外加一点律法题,有的考官还会出算术题。

但不能占比太重,最多只能一两道。

算术在古代虽然不是歪门邪道,但也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还是四书五经。

跟在现代考试一样,拿到考卷第一件事先检查考卷上的字可有错漏。

确定考卷没有问题,就要写上名字,籍贯等信息。

接着就是做题,卫辞觉得题也不算难,就一道接着一道开始写。

他一直写到中午考场的人都开始吃饭了才放下笔。

这一放下笔,卫辞才发觉特别想上厕所,于是他举牌示意。

很快就有在考场巡逻的考差带着他去厕所。

卫辞的号房离厕所有点远,等他走到厕所时,立刻闻到一股臭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方便以后阅读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第133章 舞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第133章 舞弊并对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