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讲经

作品: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作者:不如退而结网|分类:古言|更新:2025-05-20 00:18:15|字数:8046字

听他讲经简直比喝安神药都管用。

现在永宁帝睡好了,也逐渐精神了起来。

自然也没什么心情听讲经,于是他挥手让卫辞离开了。

卫辞在永宁帝心中的形象也瞬间从相貌出众,风采卓然的状元郎,变成了催眠达人。

过了不到半个月,永宁帝精神不济,一时难以睡着的时候,忍不住又特意把卫辞从翰林院召了过去。

当时并不是他值班期间,御前召人按规矩来说本不该是他去。

可皇上才不管什么规矩,点名了就要卫辞。

听到御前的人指名就要卫辞,翰林院几个侍读侍讲的眼神别提多精彩。

他们是真不明白,卫辞到底有何能耐,能让皇上点名了要他。

他们中有人都在侍讲这个位置上做了三年了,也没见皇上指名了要谁。

卫辞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中,从容不迫的跟着李忠来到御前。

果不其然皇上还是老样子,斜躺在御书房的榻上眉头微皱。

卫辞上次和上次一样,声音平缓的背起了书,不一会儿就把永宁帝背睡着了。

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永宁帝都会召卫辞到御前背书。

他年纪大了,睡觉困难,觉又轻,动不动就会被惊醒,睡不踏实。

唯有卫辞在殿中给他背书时,他睡的那叫一个舒坦,一觉能睡两三个小时。

外人不理解永宁帝拿卫辞当安眠药,还以为卫辞真的学识丰富,能引经据典,讲的知识格外吸引人。

所以一向不怎么勤奋的皇上才会那么喜欢听他讲经。

有一次几个阁老在御书房跟皇上商谈完政事后,闲聊几句。

刚好说到了皇上最近格外爱听卫侍读讲经。

温阁老是真的好奇,陈阁老这个徒孙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皇上这么喜欢听他讲经?

君臣相处多年,他如何不知皇上根本就不是的勤奋好学之人。

怎么一遇上卫辞还就改了性子呢?

于是温阁老向皇上提出想听听翰林院的卫侍读讲经,看看他讲的到底有多好,让皇上如此流连忘返。

永宁帝闻言有些尴尬,卫辞讲经到底好不好,说实话他也不知道。

反正卫辞每次来御前讲经,不超过三分钟他就能睡着。

温阁老如今说什么想听卫辞讲经,看看他讲的有多好,也让别的年轻官员都听听,顺便跟着学习学习。

永宁帝只怕卫辞一开口,他就睡过去了。

因此他连忙就要拒绝,但别说温阁老,就连陈阁老也很好奇啊!

他这个徒孙到底有啥本领?难不成能把枯燥无味的讲经说出花来?

怎么就能让皇上这么喜欢听他讲经,往常皇上一个月也就召不了两次翰林院侍读或侍讲前来讲经。

但现在永宁帝一个月都能召卫辞四五次过去。

于是陈阁老也表示想跟着听听,其他阁老也都一样,想见识见识六元郎的风采。

皇上骑虎难下,只能把卫辞召来。

卫辞进来后永宁帝还特意警告似的瞪了他一眼,眼中明晃晃的写着:

“小子!你给我收着点,可不准把在场的阁老都讲睡着了。”

卫辞满眼不解的来到御书房,本来还不理解,眼下也不是皇上睡觉的时刻,怎么就叫自己来讲经了。

待看到御书房这么多大臣,和永宁帝警告的眼神后,卫辞瞬间懂了。

估计是永宁帝最近叫自己来的太频繁,几位阁老大臣起了好奇心。

对此卫辞完全没在怕的,要知道他一开始给自己在永宁帝面前定的人设也不是个安眠药啊!

他在前世听了那么多百家讲坛和演讲技巧。

本来是想在永宁帝面前把知识说的妙趣横生。

让知识以一种听故事的方式进入永宁帝的大脑,从而让永宁帝对他好感大增的。

谁曾想永宁帝每次都是困了才叫他,他只好跟着配合当个安眠药了。

现在他终于有了正式发挥的场合,卫辞当即打起了精神。

这次永宁帝不是为了催眠让卫辞讲经,自然没有在指什么《尚书》让他讲。

而是随手指了一个《左传》中的弦高犒师让他来讲。

弦高犒师指的是春秋时期郑国有个商人弦高,常年来往于各国之间,靠着贩卖货物为生。

有一天他赶着一批牛去做买卖,走到滑国时恰巧看到一支庞大的军队正在往郑国方向行进。

弦高见之大惊,他仔细观察,发现他们是强大的秦国军队。

而且看这架势,好像要偷袭自己的国家。

弦高顿时心急如焚,自己的国家如果没有防备被偷袭,定会伤亡惨重,说不定还会被灭国。

就在这危机关头,弦高迅速冷静下来,他一边派人回国报信。

一边冒充自己国家的使臣,去犒劳秦军,以达到迷惑秦军的目的。

他赶着自己所有的牛向秦军走去,秦军将领问他是谁,所为何来。

他回答说我国国君听说贵军前来,特意派我来犒赏秦军。

我国虽不富裕,但为了贵军行程顺利,愿提供一切所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方便以后阅读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第176章 讲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第176章 讲经并对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