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线后旧账

作品: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作者:西瓜君|分类:历史|更新:2025-05-20 23:42:35|字数:4096字

宁烈抬手指着石堤尽头那排新种的榆:

“当然守。”

“这线画出来,不是等他们朝廷认。”

“是让别人知道——这地,有人守。”

“只要我还坐在这儿,就没人敢说‘北口可走’。”

“他们想从这过,就得考虑一件事——”

“撞线,会不会出人命。”

……

当天夜里,北海岸雨,港口冷。

那封兵部函没入档,也没回批。

宁烈只是取出一张空页,在《简式》最后一页写了一行字:

【北海线,未入图,不许入脚。】

【此线不由朝定,由命定。】

他写完,手指点在那页上,半晌没说话。

然后,他从桌边石盒里拿出那把剃刀——那年南海他封烈屿那把。

刀还在。

刀口未卷,刃未废。

他把刀重新插进墙后泥缝里,封了一层布,又压上一块碎瓦,没做记号。

老赵问:“你这是?”

宁烈站起:

“这刀再不拔,就是给我后人留的。”

“哪天真要守不住了,哨所没了,树死了,人跑了——那就有人来掘这块墙。”

“墙里有刀。”

“谁敢掘,就是想守。”

“我不留名,不挂旗。”

“但我留下这个。”

“告诉他——北线不是从地图上画的。”

“是从血里压出来的。”

“谁想续这线,就自己拿这刀,再画一遍。”

“画得出来,你就是我。”

“画不出来,就别动。”

“因为这线,永远不能退。”

北海封线的第七天,东岸传来一份旧信,是从东海中转口截下的。

信里只有两张纸。

一张是当年南封未成的补批文件草稿,落款模糊,时间标的是三年前。

另一张,是一份未寄出的贸易报价,开头写着:“若北口未封,我方可一年入十船。”

老赵念完信,脸色不太好。

“原来三年前就有人在朝里准备开放北口了。”

“幸亏你先站上了线。”

宁烈把两张纸压在石桌上,点了根油灯。

“这不算什么。”

“这世界上不是所有事都靠挡。”

“有时候是靠谁动得快。”

“你画得慢,他们就走你前面。”

“你画得快,他们才怕犯你。”

“但有一样不能变——”

“线是你画的,你就得守。”

“你要不守,你就是纵。”

“你要守,就得把旧账翻清。”

……

第二天一早,宁烈去了北海港档司。

那地方早就没人,仓也锁了,旧卷都被拉去兵部库房搁着。

他带了三人,花了两天时间,把所有过往二十年北线港务、舶协登记、官签记录全拉出来,自己抄。

老赵看不下去:“你疯了?这些东西不是你的责任。”

“也不是你的活。”

“你现在不归兵部,你是自封线,你管这干嘛?”

宁烈一边抄,一边说:

“因为要有人清楚知道——”

“这线之前谁守过。”

“谁没守。”

“谁在图上签了字,谁在图外收了银。”

“我不是要追责。”

“我只是要把这口子补上。”

“我打的线不能只靠我一个人活着守。”

“它得有人认账。”

……

第三天夜里,宁烈亲手抄完八卷旧档,把卷编号,立封线文卷一号。

写了一句话:

【旧档不审,线不牢。】

【宁烈抄于北海,自认此线,交于后来。】

写完,他把文卷送去北海文书署的石柜封印。

还没等兵部回复,他自己立了一块新石,放在了北线图边:

“北海守线者,须阅此卷。”

“不阅,不准画。”

“画了,就是假线。”

……

这事传出去,京里兵部没说话,文书署的人倒是来了个新人,说想见见这个“自己封线”的老兵。

宁烈没见。

只让人转一句话回去:

“我不做典范。”

“我只做前人。”

“线写下来了,书也留了。”

“你们愿意认,就接。”

“不愿意认——你们画你们的。”

“只别过我这条线。”

“因为我这条——还在。”

“我人还在,就不许你们给它抹了。”

“我不认抹线的人。”

“谁要敢来试——我刀就在墙里。”

入夏,北海雨少,风平。

港线头那棵第三榆活下来了,叶片带着细锯齿,一层层在风里往西压。

宁烈坐在哨所后屋石阶上,磨一块青石。

不是打石碑,是刻字牌。

老赵路过,看他忙了一下午,就问:“你又要立什么?”

“封条都挂了,卷也存了,你还想立啥?”

宁烈头也不抬:

“我得给这条线立名。”

老赵一愣:“你给线起名?”

“不是说不留名、不挂旗、不署官号?”

“你这回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方便以后阅读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第105章 线后旧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第105章 线后旧账并对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