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营的中军帐内,灯火通明。
周王宋襄正在看舆图。
图中用不同颜色的军旗,标注着大景各营兵力分布。
庆国边境的云州城方向插满红色小旗,如同一串串待燃的火药。
宋襄握着毛笔的手顿在"平云山"标记旁,笔尖在宣纸上洇开小团墨渍,那是儿子宋焱的藏身之处。
"启禀王爷,叶统领求见。"亲卫掀开帐帘,冷风卷着细雪卷入帐内,叶巡肩头的雪花尚未融化。
他单膝跪地,呈上一封密信:"这是小王爷从平云山送来的急报。"
宋襄撕开封口,目光扫过信中"范文正私军异动楚玉溪借刀杀人"等字样,看到"范石头"三字上停留片刻。
帐外传来更夫打更声,已是子时初刻,他忽然开口:
"传本王命令,即日起江南大营进入最高等级战备,所有将领不得离营,违令者斩。"
叶巡抬头,与宋襄对视。
这位跟随周王二十年的老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罕见的肃杀:
"王爷是说......庆国可能提前动手?"
"不是可能,是已经动手了,他范文正的私军,不是已经进入到我大景抓孩子了嘛?"
宋襄将密信投入炭盆,火苗瞬间吞噬信纸,
"范文正若想在端阳节逼宫,必先解决大景这个后顾之忧。而楚玉溪......"
他冷笑一声,"她巴不得借我们的手除去范氏私军。"
帐外突然传来兵器碰撞声,一名暗桩被押入帐内,一口高京口音。
叶巡拔刀出鞘,刀刃抵住暗桩咽喉:"说,何时混入大营的?"
"三、三日前......"暗桩颤抖着跪下,"小人奉命探查粮草囤积处,今晚子时......"
宋襄抬手止住叶巡,亲自为暗桩松绑:"本王给你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带着这个回范文正身边。"
他取出封伪造的密信,信中写着"江南大营粮草匮乏,三日后移防","若能让范文正相信,本王饶你全家性命。"
暗桩惊疑不定地接过信,叩首离去。
叶巡皱眉道:"王爷为何放虎归山?此人若泄露军机......"
"他不会。"宋襄指向帐外的雪地,"你看他的脚印,左深右浅,是早年受过腿伤的痕迹。范文正对细作素来讲究'用完即杀',
此人若不带着'重磅消息'回去,全家必死。"他顿了顿,"更何况,我们的粮草囤积处,早已换了地方。"
叶巡恍然大悟,心中暗赞周王算无遗策。
帐内气氛稍缓,宋襄忽然指向舆图上的"安州"标记:"沈淮安那边可有动静?"
"镇北侯已按您的吩咐,将安州驻军分批调往西北防线,做出进攻姿态。"
叶巡展开另一幅地图,"但属下不明白,为何不让沈侯爷直接介入庆国之乱?"
"沈淮安若出兵,便是师出无名。"宋襄用朱笔在云州城周围画了个圈,
"但我们若以'清剿范文正私军'之名跨境,却是替天行道。"
他转头望向帐外的辕门,那里停着数十辆篷车,"更何况,我们车里装的不是粮草,是......"
"是庞门的防箭甲胄和改良安州弩。"
沈月的声音从帐外传来,她身着一袭灰衣,头戴斗笠,怀中抱着个雕花木盒,
"按照您的吩咐,首批三千件甲胄已连夜赶制完成。"
宋襄起身相迎,目光落在木盒上:"猫头卫的新暗号可已传遍江湖?"
"已通过'夜鸽'传讯,"沈月打开木盒,里面是十余枚刻着猫头鹰纹的青铜令牌,
"凡持有此牌者,皆可在大景境内任意调遣粮草、马匹,江湖门派见牌如见周王。"
她顿了顿,"宋焱在平云山的行动,非常需要这样的后援。"
帐外传来马匹嘶鸣,老周牵着三匹汗血宝马经过,马鞍上挂着"急报"的红色灯笼。
宋襄望着漫天飞雪,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随老皇帝征战的场景。
那时他也是这样在雪夜中布局,用一枚枚棋子织就必胜之网。
"叶巡,"他沉声道,"明日卯时,你率五千轻骑前往云州边境,沿途故意遗失些'重要文件',让庆国细作以为我们的主攻方向是西北。"
转头望向沈月,"沈月,烦请通知庞门暗桩在庆国散布消息,就说'周王亲率大军支援平云山'。"
沈月点头,摸着木盒边缘的狮纹:"庞门已将消息暗中传给各路细作,三日后的端阳节,每一句对话都会传出去。"
宋襄忽然握住沈月的手,语气郑重:"当年青鸾以命相托,本王答应过要护她儿子周全。如今石头的身份若泄露......"
"我明白。"沈月轻声道,"石头会以'大景义子'的身份出现在庆国朝堂,而真正的杀手锏,是您手中的......"
她望向帐角的檀木柜,那里藏着青鸾的绝笔信与范石头的血脉玉碟。
更声再次传来,已是丑时三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