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约莫一个时辰,当丹炉中传出一阵如同炒豆般的噼啪轻响,并且那股异香达到顶峰时,百里奚猛地睁开双眼,厉喝一声:“丹成!起!”
他双手猛地向上一扬!
“嘭!”
丹炉顶盖冲天而起,旋转着落在地上。一股浓郁的白色丹气从炉口喷薄而出,瞬间弥漫了整个石室!
丹气之中,隐约可见十几颗龙眼大小、通体碧绿、散发着莹莹宝光的丹药,如同有生命般在丹气中沉浮、旋转!
百里奚不敢怠慢,迅速取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玉瓶,掐诀念咒,将那些丹药一一收入瓶中,然后迅速盖上瓶塞,贴上一张符箓封印。
做完这一切,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幸不辱命,这一炉清蕴丹,成了十三颗,品相尚可。”
云惊鸿看得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第一次完整地观摩了炼丹的过程,其中的玄妙和艰辛,都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多谢前辈让晚辈开此眼界!”云惊鸿由衷地躬身行礼。
“呵呵,无需多礼。”百里奚摆摆手,“你今日能从头看到尾,未曾分心,也算难得。可有什么感悟?”
云惊鸿想了想,道:“晚辈觉得,炼丹之术,博大精深。识药是基础,控火是关键,神念是核心。每一步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且……对心境的要求极高,稍有杂念,便可能功亏一篑。”
“嗯,说得不错。”百里奚赞许地点头,“你初次旁观,便能有此领悟,确实难得。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看是没用的,真正的体会,还需亲自动手。”
他沉吟片刻,道:“这样吧,老夫这里正好有一些炼制‘益气散’的普通药材,此散最为基础,无需地火,凡火即可炼制,对控火和神念的要求也最低。你若有兴趣,老夫可以指点你尝试一番。”
益气散,是修真界最最低阶的丹药,甚至称不上丹药,只能算药散,主要功效是补充些许体力,恢复少量真气,凡人服用也能强身健体。其炼制方法相对简单,是许多炼丹学徒入门的第一课。
云惊鸿闻言大喜过望:“多谢前辈!晚辈愿意尝试!”
百里奚微微一笑,从旁边的格子里取出几份用油纸包好的药材,又取来一个小巧的、只有巴掌大的黄铜药炉和一些特制的银丝碳。
“益气散所需药材五种:人参、黄芪、茯苓、甘草、当归。皆是凡间常见之物,但年份和炮制手法略有不同。”百里奚将药材一一展示给云惊鸿看,“炼制此散,关键在于火候的掌握和药粉的融合。火大了,药性尽失;火小了,难以成散。需以文火慢焙,神念感知药材的变化,待其化为焦粉,再按比例混合均匀即可。”
他简单演示了一遍点燃银丝碳,以及如何用最基础的控火诀控制凡火大小的方法。这种控火诀极其简单,只需要调动一丝真气,便能略微影响火焰的强弱,与百里奚之前操控地火的神通不可同日而语,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你来试试吧。”百里奚将药炉和药材交给云惊鸿。
云惊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努力回想着刚才百里奚的讲解和演示。他小心翼翼地点燃银丝碳,将黄铜药炉架在上面。然后,他尝试着运转体内微弱的真气,按照控火诀的方法,引导真气靠近火焰。
然而,真气刚一靠近,那看似温和的银丝碳火焰便猛地一窜!
“哎呀!”云惊鸿吓了一跳,连忙撤回真气。
百里奚在一旁笑道:“呵呵,心急了。控火如御马,需循序渐进,不可猛拉缰绳。意念要柔和,真气要平稳。”
云惊鸿定了定神,再次尝试。这一次,他放缓了速度,将意念集中在火焰上,引导着真气如细丝般缓缓靠近。果然,火焰的跳动平稳了许多。他尝试着增加或减少真气的输出,火焰也随之变大或变小。虽然控制得还很笨拙,远谈不上随心所欲,但总算是成功了!
他心中一喜,开始按照百里奚的指点,将第一味药材——人参片,投入药炉中。
接下来,便是漫长而枯燥的烘焙过程。他需要一边维持着文火,一边用神念感知药材的变化,防止其烤焦。这对于神念尚且微弱,控火经验为零的他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很快,他就手忙脚乱起来。要么是火候没控制好,人参片边缘开始发黑;要么是神念分散,没能及时调整。第一份药材,很快就宣告失败,变成了一堆焦炭。
云惊鸿有些沮丧。
“失败乃成功之母,莫要气馁。”百里奚温和地鼓励道,“想想你练剑之时,不也是从生涩到熟练吗?炼丹也是一样,需要耐心和不断的练习。”
云惊鸿点点头,收拾心情,拿起第二份药材,重新开始。
这一次,他更加专注,也更加小心。虽然依旧错误不断,但比起第一次,已经有了些许进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