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谦等人阐述的利害关系太师不是不知,只是突然生出少年豪情随便说说罢了。他见任逵东方神驹杨谦等人众口一词反对,自然乐的从谏如流。
于是决定按照任逵的提议,太师率领六千精骑连夜撤往百里外的昌河城,派出信使去附近城池调兵遣将,令所有州府匀出一半精兵强将赶到昌河城。
另外动员附近所有蜂勇卫暗探在小春城四周大肆散播假消息,说魏国官府昨日在某个地方生擒楚国女帝项樱,正羁押在昌河城中。
为了防备项赭率军袭击昌河城或半路抢人,他们不敢将女帝解往雒京,被迫将附近兵马调到昌河城加强防备。
太师煞费苦心安排一个跟女帝项樱年龄身材相似的女探伪装成女帝,关押在一个盖着黑色毡布的精铁囚车中,派遣重兵看守,不许任何人靠近。
一天之后,太师率军众目睽睽之下赶到昌河城,故意让满城百姓看到那辆密不透风的囚车。
谁都知道楚国淄衣楼在魏国各地州府安插了大量密探,这些消息肯定会被楚国密探侦悉,接下来就是慢慢等待,看靠山王项赭会不会有所行动。
昌河城是位于京畿道西南的一座坚城,三千守军战力不俗,再过两天,各地援军陆陆续续抵达后,城里将有两万精兵。
他们并不指望项赭会傻到率领骑兵攻打重兵把守的坚城,只要项赭收到消息,将化零为整的六千虎翼骑兵收拢,逼近昌河城,那就足以证实楚国女帝失踪的消息为真。
他们也不指望能够一口气吃掉项赭的六千精骑,这些精骑来去如风,想要一口吞掉至少要调遣四万以上精骑,等于要将南衙北衙禁军尽数调到昌河城。
然而太师前两天悄悄告诉杨谦:“作为都城的雒京城永远是重中之重,不管出现什么状况,只要还没到亡国灭种的那一刻,雒京附近至少要保留三四万精兵,既防备敌国趁火打劫,千里奔袭国都,也是震慑居心叵测的地方诸侯,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一旦证实女帝失踪且潜入魏国的消息为真,这是击溃楚军的最佳利器,太师既可以将女帝失踪的消息在前线大肆宣扬,动摇楚国军心,楚军说不定会生出内讧,同时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搜捕女帝项樱。
若能生擒女帝,楚国必将陷入群龙无首的绝境,年迈的靠山王项赭再无能力扶植另一个女帝,五大世家多半要借机生事,等待楚国的结局自然是无穷无尽的内战。
当太师带着精骑浩浩荡荡开进昌河城的时候,这座位于京畿道和河南道交界处的城市瞬间沸腾。
与小春城相比,昌河城是座大城,但与雒京城相比显得过于渺小。
这座城市坐落在主要商路上,商旅繁华,人口稠密,又是土壤肥沃、物产富饶的产粮区。
经济发达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历朝历代害怕它成为尾大不掉的割据势力,一直不余遗力削弱它的军事力量,将城墙修得极高、护城河挖的极深,却限制城里的驻军数量,兵力最多的时候只有两三千人,两三千兵马的城池能做什么?
昌河刺史贡之奇昨日接到太师密令,说是要押送一个重要犯人来昌河城,兹事体大,请他务必派遣重兵到东门接防。
太师莅临昌河城对刺史贡之奇而言简直是天神下凡,便是没有重要犯人,贡之奇都恨不得倾尽全城之力隆重欢迎。
贡之奇把全城披甲锐士和文臣武将召集到东门,摆出声势浩大的迎接仪式。
城门口,近千名刀枪胜雪的披甲锐士依次排开,将东门五里之内围的水泄不通,便是飞鸟也难以靠近,贡之奇则领着文臣武将和达官贵人屹立在城门口。
为了表达对太师的敬意,他煞费苦心采购了许多香花炮仗,将东门装饰的流光溢彩。
低调务实的杨太师以前不太注重这些繁文缛节,出外巡视一律轻车简从,今天却对贡之奇兴师动众大加赞赏,夸赞道:“贡大人,你做得很好,这场面老夫很喜欢。”
听到太师表扬的贡之奇心里乐开了花,屁颠屁颠搀着太师的手入城。
太师抬头看着巍峨高耸的城墙,发现城墙有重新翻修的痕迹,起码高了半丈有余,再看了看明显拓宽挖深的护城河,愕然道:“你们最近修缮过城池?”
贡之奇见太师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显赫政绩,喜不自胜道:“启禀太师,五年前太师视察昌河城时,曾经批评昌河城的城墙老旧破损、护城河淤积拥堵严重,若是爆发战事,恐怕难以抵抗敌人的重兵。
下官将太师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半点不敢懈怠,这些年兢兢业业,秋收后征召民夫不断修缮城池,缝补破损剥落的砖墙,疏通拓宽淤积的河道。”
太师听了他的话,低头沉吟片刻,转手召唤杨谦、任逵、东方神驹等人。任逵等人赶忙靠拢。
太师指着焕然一新的城墙和护城河,挤出一丝勉强笑容,尴尬道:“城墙和护城河重新修缮过,没有五六万兵马只能望城兴叹,那老东西手里只有六千精骑,会不会被我们吓跑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