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尽管大家精神萎靡,但口齿伶俐的杜康借酒意将最近发生的大事娓娓道来。
杨谦听完差点吓得半死,恨不得现在就去鱼跃城。
原来自他离开苍鹭大营后,楚国局势天翻地覆。
他不告而别第三天,当朝侍中闻览镜、国舅兼兵部左侍郎陆云景等十八位三品以上朝臣渡江北上投靠项樱,声称支持项樱讨逆平叛。
荆水沿岸战船民船最初都被鄂州副都护荀邺调到南岸,重兵看管,十八朝臣原本无船可用。
侍中闻览镜是荀邺的授业恩师,闻览镜派人送书信过江。
荀邺看完信,允许南岸出动十几艘船护送十八朝臣及其三百部将偷偷渡江。
十八朝臣抵达苍鹭大营后,鄂州副都护荀邺不知是幡然醒悟,还是担忧护送十八朝臣渡江一事被安国长公主秋后算账,突然改旗易帜,倒向项樱,公然迎接项樱驻跸鱼跃城。
鱼跃城号称“江北第一雄城”,扼守荆水中下游水上商路,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既是江防要塞,也是商旅繁华的重镇,里面足足盘踞着十几万人,城高池深,城建规模几乎不在鄂州城之下。
拥有鱼跃城等于扼住江北七州三十四府县的咽喉,对项樱降服江北各州府至关重要。
项樱刚带兵移驾鱼跃城,清源那边突然爆发内讧。
江陵道大都督府左车将军诸葛昕、嫖姚将军房遗恨联手诛杀韦廷心腹爱将长史嵇少陵和韦廷之子韦波,一举收服两江道四万兵马,率所有兵马归附皇帝项樱。
江北七州三十四府县一夜之间尽归项樱所有。
有这四万兵马作为依仗,项樱声势大振,在二龙夺位大战中首次占据上风。
讨逆形势一片大好,但江陵城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传来,项家的天塌了。
五大世家经过秋林渡惨败后,六万残兵败将凄凄惶惶南撤,比项樱的讨逆军早七天渡过白浪滩。
他们渡江南下后,一早抵达三江口,按理该在三江口渡过大江,返回自家领地。
但项樱在雄鹰城誓师讨逆的消息传开后,五大世家听说项家爆发内讧,突然生出不轨之心,故意借口粮草不济,屯兵三江口附近的鱼鳞浦粮仓,要求项家借粮五十万石。
倘若他们借粮五万石以下,鱼鳞浦守将冯艺还敢答应,毕竟大家都是楚国同袍,冯艺有先借后奏的权力。
然而借粮超过一万石须报户部审批,否则就是谋逆,冯艺只得派人快马奏报江陵城。
安国长公主项黛名字里虽有一个黛字,却不是粉黛的黛,而是青黑的黛,心狠手够狠。
她性格刚烈偏执,自小就争强好胜,对五大世家的张扬跋扈早有不满,很想狠狠惩戒一番。
收到冯艺的奏疏后,不仅不许借出粮食,反而派人传旨五大世家,勒令世家兵马须在三日之内渡江南下,早早离开项家领地,否则就要派兵驱逐。
这正好掉进五大世家的陷阱,以太师黎渊为首的五大世家本意不在借粮,而是借机生事。
项黛不肯借粮,黎渊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借口营中断粮,士兵哗变,突然挥兵偷袭鱼鳞仓。
一夜激战,五大世家斩首项家将士七百余人,受降一千多人,将鱼鳞仓纳入囊中。
消息传回江陵城,项黛勃然大怒,不顾敌众我寡,竟命丈夫鄱阳侯、镇国将军夏侯锡统率兵马赶赴三江口报仇雪恨。
夏侯锡虽然是个豪门纨绔驸马,但多少懂得一些兵事。
江陵道江夏道几万精兵滞留江北,江陵周边仅剩一万精兵和两万仆从军,各地守备军是些难堪大用的老弱病残,守城堪堪凑合,出城野战肯定打不过五大世家的六万精兵,不肯从命。
项黛偏执顽固,死活逼着夏侯锡出兵。
生性懦弱的夏侯锡太过惧内,扛不住项黛的威逼利诱,绞尽脑汁在江陵附近拼凑出三万缺盔少甲的兵马。
大军离开江陵城堪堪五十里,当夜遭到世家联军偷营,三万兵马一夜之间被打的溃不成军,鄱阳侯夏侯锡沦为阶下囚。
五大世家六万兵马押着夏侯锡陈兵江陵城外,派遣使者入城跟项黛谈判,威胁项家退位让贤,皇位禅让给太师黎渊,割让江陵道九州五十四府县给五大世家。
项家保留江夏道八州四十二府县,其余王侯将相的官爵封地原封不动。
这个方案皆大欢喜,黎家得到皇位和江陵城,屈陈刘黄四家各取两州之地,其余的王侯将相纤毫未损,自然不会抗拒,唯一大败亏输的就是项家。
项黛自然誓死不从,原想号召江陵守军据城死守,同时派出使者致函项樱,请求项樱率两江道兵马南下救援。
她承诺只要项樱愿意发兵救援江陵城,保住项家的江山社稷,她情愿去掉皇帝尊号,在太庙向祖宗自刎谢罪。
没过两天,江陵城南门守将、宣武将军司马玦擅自打开南门,世家兵马兵不刃血进驻江陵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