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的梆子刚敲过三声,石静娴盯着砖窑里焦黑的"金盘饼",鼻尖萦绕着麦香混杂的焦糊味。这是她第七次失败,案板上散落着被御厨总管偷偷画了红叉的食单——那老太监总说"太子爷莫要糟蹋粮食",可她分明记得前世考古队在康熙朝墓中发现过类似烤馕的陪葬品。
"殿下,八爷带御史台的人往御膳房来了。"小太监吉祥急得直搓手,"说是要查检东宫奢靡用度……"
石静娴抹了把额角的面粉,鎏金护甲在晨光中闪过冷芒。昨日索额图刚弹劾太子"妄改祖制",今日老八便来查庖厨,这连环套下得当真精巧。她抓起最后一块试验品塞进吉祥嘴里:"嚼够三十下再咽,仔细硌着牙。"
砖窑里热气蒸腾如龙,她望着木槌击打过的面团忽地灵光乍现。昨日翻阅《饮膳正要》时见过蒙古人的"哈尔巴灸",那石板炙肉的法子若用在面饼上……
"二哥好雅兴。"胤禩带着寒意的嗓音刺破雾气,"这焦炭似的物件,莫不是学南蛮子炼丹?"
石静娴转身时已换上胤礽式的倨傲冷笑,蟒袍袖口的面粉簌簌落在胤禩金线密绣的靴面上:"八弟尝过江南巡抚送的碧螺春么?新茶需用松针焙火,过了火候便成枯枝——"她指尖拈起焦饼,"就像这般。"
御史中丞纳兰揆叙正要开口,忽见砖窑中窜出个灰头土脸的帮厨太监,捧着金黄酥脆的圆饼高喊:"成了!太子爷说的三揉三醒当真管用!"那饼子边缘微焦翘起,番茄酱混着奶疙瘩的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此物名唤金盘纳福,取西域胡饼之形、满洲饽饽之髓。"**石静娴将饼子掷在青玉案上,玛瑙柄餐刀利落划过八瓣,"八弟可敢试这头一份祥瑞?"
胤禩的喉结动了动。昨日安插在御膳房的眼线分明说太子在折腾些不伦不类的夷人吃食,怎变成歌功颂德的吉兆?他瞥见饼底用奶酪绘着的北斗七星,突然想起钦天监刚奏过"紫微星耀东宫"……
乾清宫的赏赐来得比预想更快。石静娴跪接康熙亲赐的"金馕"时,余光瞥见李德全袖口露出的半截食盒——那里头装的才是真御膳,自己呈上的"祥瑞"怕是早被银针试过三遍。
"保成越发长进了。"康熙摩挲着翡翠扳指,"这饼子让罗马使臣瞧见,怕要当是他们教皇的圣餐流落东土了。"
石静娴后背霎时沁出冷汗。她只想着用番茄冒充朱砂吉利,却忘了这时节西红柿该在美洲晒太阳!正欲请罪,却听康熙大笑:"南怀仁当年献的'赤玉果'总算有了吃法,传旨光禄寺,这道列入万寿节宴单!"
暮色染红琉璃瓦时,石静娴在砖窑角落发现半片焦糊的初代试验品。吉祥嘟囔着要扔掉,她却用黄绫仔细包好——就像前世实验室里那份被导师摔在地上的尸检报告。三次加碱调和酸味,五回调整砖窑风口,连那北斗七星都是试了十三种奶酪才找到不融化的马奶疙瘩……
毓庆宫的灯亮到三更。胤礽盯着案头《齐民要术》突然开口:"你今日用的不是西域古法。"他指尖点着"石鏊炙饼"的插图,"汉朝就有了类似吃食,何必扯什么西洋祥瑞?"
"噶尔丹的折子看完了?"石静娴头也不抬地批注刑部文书,"准噶尔使团下月进京,皇上需要个能压住罗刹国的新祥瑞。"她蘸朱砂画出饼形,"喀尔喀蒙古信黄教,这太阳纹的饼子配上章嘉活佛开光的番茄酱……"
胤礽忽然夺过狼毫笔。他腕力太大,朱砂在宣纸上晕开血痕般的红:"你总这般剑走偏锋,可知索额图连'妖术惑君'的折子都拟好了?"
烛火爆了个灯花,石静娴望着窗纸上交叠的影子恍神。当初她只想安稳苟到被废,如今却不得不争——从改良《验尸格目》到推行"金盘宴",每一步都踩着既得利益者的尾巴。
"今日八阿哥尝饼时,右手小指抖了三次。"她推开窗棂任夜风吹散朱砂味,"他每次撒谎都这样,和二十年后在养心殿请立太子时……一模一样。"
更鼓声淹没未尽之语。砖窑余温尚存的角落,吉祥正偷偷用面渣喂御猫,那猫儿叼起碎饼蹿上宫墙,惊落一树辛夷花——后来这逃过银针试毒的猫成了精,被写入《清稗类钞》的"馕妖"篇,便是后话了。
(注:历史上康熙确实在南怀仁影响下接触过西红柿,称"赤玉果",但当时仅供观赏;乾隆年间《西域见闻录》记载的"玛仁糖"类似切糕,本文化用为烤馕原型)35]
喜欢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