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知府衙门内。
南京兵部尚书卫一凤、守备太监马容、诚意伯刘荩臣、苏州织造太监王凤、魏国公徐弘基以及苏州知府张翼,这几位在南直隶地区可谓是权倾一方的人物。他们跺一跺脚,江南地面都要抖三抖的人物。
然而,此时此刻,这些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大人物们却都正襟危坐,一脸严肃,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重要人物的到来。
魏国公徐弘基率先打破沉默,他微微躬身,面带微笑地向卫一凤问道:“卫大人,赵阁老今日特意召集我们前来,究竟所为何事呢?”徐弘基的语气虽然客气,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丝焦虑。
毕竟,如今徐家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这次粮草押运延迟了半个月,虽然和徐家关系不大,可知情不报就已经是大罪了!
魏国公当年在应天府地位显赫,是当地的豪门望族,拥有庞大的府邸和产业。如第六任徐俌、第七任徐鹏举,祖孙二人均袭爵50余年,官至提督守备,势力颇大。可如今呢?越发不受皇帝待见,做事也越来越小心翼翼了?
要知道,大明有朝一代,徐家一门两国公。北京那一系,两百年来恩宠不断,就拿现代的定国公徐文壁来说吧,多次替皇帝祭祖郊天。两家的地位差距可见一斑!
(郊天是古代天子在郊外祭祀天神的一种隆重的祭天仪式。天子是受天命统治天下,所以郊天仪式对于天子和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通过举行郊天仪式,天子向上天汇报工作,祈求上天保佑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王朝统治长治久安等。)
呵呵,水一段!
“本官也不知何事啊!”南京兵部尚书卫一凤一脸无辜地说道,仿佛对粮草延迟的事情一无所知。他接着解释道:“这粮草延迟的事,只是个意外而已!”他强调了“意外”这个词,似乎想要淡化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然后,卫一凤话锋一转,信心满满地说:“相信陛下和赵阁老会体谅吾等,不会怪罪各位的!”他的语气十分笃定,好像已经得到了皇帝和赵阁老的谅解一样。
在座的众人都是久经官场的老手,自然明白卫一凤这番话的真正含义。他表面上是在回答徐弘基的问题,实际上却巧妙地将这次粮草延迟的事定性为意外事件,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老狐狸!他的这番话既没有直接承认错误,又给了大家一个台阶下,让人抓不住把柄。同时也是警告大家,口风一致,这时候绝对不是内斗的时候。
卫一凤说话的时候特意看了一眼守备太监马荣和诚意伯刘荩臣。
这两人不和,在整个南直隶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刘荩臣作为提督军务的勋臣,需要依赖南京户部的财政支持,而马荣通过控制南京财政和漕运,可能对军费分配形成掣肘。例如,南京户部负责南直隶、浙江等地的税粮和盐引勘合,其实际运作常受宦官干预,两人的关系能好才怪。
马荣与刘荩臣的不和,本质上是明代宦官专权与勋贵以及文官集团权力博弈的体现,具体表现为军事控制权、财政分配权及政治立场的冲突。
喜欢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