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妹一开始还皱着眉头,听到后面,她的表情明显松动了。
是啊,女儿也是心头肉。每次她们回来,都只能跟自己挤在一张床上。
女婿来了更是没地方待,只能去别人家借宿,心里头总觉得亏欠了她们。
她沉默了一下,长长地叹了口气:“唉,你这孩子,都安排好了,难为你还念着你那两个妹妹。”
这就算是同意了。
张卫国心里松了口气,趁热打铁:“所以啊娘,这房子,非盖不可!不光要盖,还要盖得宽敞大气!”
他放下筷子,从兜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铅笔和一张不知从哪儿撕下来的旧作业本纸,在桌子清理出来的一小块空地上摊开。
“盖房子的事,我已经想好了大概的样式。”
他画了一个简单的平面图,一个方方正正的院子轮廓。
“我打算盖五间坐北朝南的正房,中间这间是堂屋,要大,用来待客吃饭。”
“五个房间,我和雪梅先带着狗蛋住一间,妞妞一个人住,狗蛋大了也一个房间,还两个房间留着备用,二妹和三妹回来就能住。”
他的笔尖在纸上移动,一个个方框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院子东边,再起一溜儿小四间。”他又在院子右侧画了四个连在一起的小方格,“一间做厨房,要比现在这个大,垒个新灶台。一间做杂物间,放粮食农具啥的。剩下两间,弄个厕所,再弄个浴室。”
“浴室?”这个词对一家人来说,都还很新鲜。
“对,浴室!”张卫国点头,着重解释道,“冬天洗澡太冷了,冻得要死。村里电又不稳,就算买到城里人用的那种叫‘浴霸’的玩意儿,估计也用不成。”
“我打算在浴室外面砌个小灶,里面烧炭,上面接好排烟管,把烟排到外面去。”
“洗澡前提前把炭烧着,等屋里热乎乎的了,再进去洗,打上热水,那得多舒服?还干净卫生!”
他一边说,一边在代表浴室的那个小方格里画了一个简易的小炉子和烟囱的标识。
一家人凑过来看那张简陋却充满了未来感的“设计图”,听着张卫国的描述,想象着那红砖砌墙、琉璃瓦盖顶、宽敞明亮、甚至还能舒舒服服洗热水澡的新房子,眼睛里渐渐露出了向往和期待。
连刚才还激烈反对的老娘赵三妹,也看得入了神,脸上的担忧和反对,不知不觉间淡去了许多。
这小子,好像是真有点道道?
张卫国把那张“设计图”小心地挪到一边,又拿起铅笔,在那张纸的反面或是边角空白处,开始写写划划。
他开口,声音沉稳,在给家人吃一颗定心丸。
“我这几天琢磨了一下,该用些什么材料,价格多少,现在把要花钱的地方都列出来。”
这下,连一直默默支持的张为民也凑近了些,盖房子可不是嘴上说说,真金白银掏出去,那才是实打实的。
“首先是大头,红砖和瓦片。”张卫国的铅笔尖点在纸上。
“现在盖房都兴用这个,结实,耐看。我打听过了,这砖窑厂烧出来的红砖,一块是四分钱。”
“四分钱一块,那要用多少红砖才够?”赵三妹忍不住问他。
“盖五间正房,其中有一个堂屋,四个睡觉的房间,还有小三间,院墙也要用红砖垒起来,图个好看也牢靠。”
张卫国一边快速计算,一边解释,“粗略算下来,估计就得用掉5万块红砖。”
他的笔尖停顿了一下,写下了一个数字,“差不多两千块钱。”
张卫国没停,继续往下说:“然后是瓦片,水泥、沙子、石子,还有房梁檩条的木料,门窗,玻璃……这些杂七杂八的材料,我估摸着,要花掉1200。”
他的笔不停地在纸上罗列着:
红砖:约2000元
瓦片、水泥、沙石、木料、玻璃等:约1200元
“接下来是人工。”张卫国抬头看了看大家。
“咱们村里,会盖房的泥瓦匠师傅有八个。我问过了,现在行情,大工一天八毛钱,管一顿午饭。”
“其他帮忙和泥、搬砖的小工,一天五毛钱,也管顿饭。”
“八毛钱一天?”张为民点点头,“这价钱公道,跟外面差不多。”
村里人盖房,都是互相帮衬,但也得按市价给钱,这是规矩。
“请八个大工,再找十来个小工帮忙,争取速度快点。”张卫国继续计算。
“人工这块,连工带料带饭,一共是560元左右。”
他顿了顿,补充道,“请人干活,午饭不能马虎,到时候我每天割点肉,娘,你和雪梅辛苦点,炒两个像样的菜,让人家干活也有劲儿。”
赵三妹点头应下,她虽然心疼钱,但也知道这是人情世故,对干活的人好点,人家才给你用心干。
张卫国把各项数字圈起来,最后在下面重重地画了条线,开始汇总。
“红砖两千,杂料一千二,人工五百六十多……再加上打地基、石灰这些零碎的。”他沉吟着,又添了几笔,“拢共算下来,要把这房子按我的想法盖起来,差不多要四千五百块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