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清晨,阳光洒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息。街边的摊贩早已摆好了摊位,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沈予乔跟在老仵作身后,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目光被这座古城的繁华深深吸引。
她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铺,挂着各式各样的招牌,布庄、酒肆、茶楼、药铺,琳琅满目。行人穿着宽袖长袍,或匆匆赶路,或驻足交谈,偶尔还有几辆马车缓缓驶过,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这就是长安城啊……”沈予乔低声喃喃,心中既震撼又感慨。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亲眼见到这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古城。
老仵作回头看了她一眼,见她神情恍惚,便放慢了脚步,低声提醒道:“沈姑娘,长安城虽繁华,但也鱼龙混杂。你初来乍到,凡事要多加小心。”
沈予乔点点头,收回思绪,快步跟上老仵作。她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一个无依无靠的“异乡人”,必须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
两人穿过几条街道,来到一家名为“济世堂”的医馆前。医馆门面不大,但门口排着长队,显然生意兴隆。老仵作推开门,带着沈予乔走了进去。
医馆内,药香扑鼻,几名学徒正忙着抓药、煎药。一位中年男子坐在诊桌前,正为一名病人把脉。见老仵作进来,他抬头笑道:“陈老,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儿?”
老仵作拱了拱手,笑道:“张大夫,今日带了一位姑娘来,想请你帮忙照看一二。”
张大夫的目光落在沈予乔身上,略带疑惑地问道:“这位是?”
老仵作解释道:“这位是沈姑娘,精通医术,但因家中变故流落至此。我想着你这医馆正缺人手,便带她来试试。”
沈予乔上前一步,微微行礼:“张大夫,打扰了。”
张大夫打量了她几眼,见她举止得体,便点了点头:“既然是陈老推荐的人,我自然信得过。沈姑娘,你擅长哪方面的医术?”
沈予乔略一思索,答道:“我略通外伤处理与毒理分析,若有需要,愿为医馆尽一份力。”
张大夫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毒理分析?这可是少见的本事。正好今日有位病人中了毒,沈姑娘可愿一试?”
沈予乔点头:“愿闻其详。”
张大夫起身,带着沈予乔来到后堂。一名年轻男子躺在榻上,面色发青,呼吸微弱。沈予乔上前检查,发现他的指甲根部有明显的白线,嘴唇发紫,显然是中毒的迹象。
她转头问张大夫:“这位病人可有接触过什么可疑之物?”
张大夫摇头:“他是今早被人送来的,只说突然昏倒,具体原因不明。”
沈予乔沉吟片刻,伸手翻开病人的眼皮,发现眼结膜上有出血点。她心中有了判断,对张大夫说道:“这位病人应是中了砒霜之毒,且是慢性中毒。需尽快用绿豆汤解毒,再辅以针灸疏通经络。”
张大夫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沈姑娘果然医术高明。来人,快去准备绿豆汤!”
几名学徒立刻行动起来。沈予乔则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为病人施针。她的手法娴熟,动作干净利落,引得张大夫连连点头。
不多时,病人的面色逐渐恢复,呼吸也平稳了许多。张大夫松了一口气,对沈予乔说道:“沈姑娘,今日多亏有你。不知你可愿留在医馆,与我一同行医?”
沈予乔微微一笑:“多谢张大夫收留,我定当尽力。”
老仵作见事情已定,便告辞离开。临走前,他低声对沈予乔说道:“沈姑娘,你且安心在此落脚。若有需要,可随时来县衙寻我。”
沈予乔感激地点头:“多谢陈老。”
送走老仵作后,沈予乔回到医馆内,开始忙碌起来。她一边为病人诊治,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试图尽快融入这里的生活。
然而,她很快发现,自己的现代知识与古代环境格格不入。比如,她习惯用医学术语描述病情,但这里的病人大多听不懂;她习惯用现代医疗设备,但这里只有简单的草药和银针。
一次,她为一名病人开了一剂药方,却被学徒提醒:“沈姑娘,这味药材我们这里没有,需从外地采购。”
沈予乔这才意识到,自己必须调整思维方式,适应古代的生活节奏。她开始学习古代的语言和习俗,向张大夫请教药材的名称和功效,甚至尝试用古代的方法处理伤口。
渐渐地,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医馆的病人对她的医术赞不绝口,张大夫也对她越发信任。一次,一名病人因刀伤失血过多,沈予乔用自制的止血粉和缝合技术成功救了他一命。这件事很快在长安城传开,济世堂的名声也因此大增。
然而,沈予乔并未因此自满。她知道,自己真正的目标并非行医,而是找到回到现代的方法。而在那之前,她必须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中站稳脚跟。
一天傍晚,沈予乔站在医馆门口,望着远处的夕阳,心中思绪万千。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如何,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地走下去。
就在这时,一名身穿官服的男子匆匆走进医馆,神色焦急。他对张大夫说道:“张大夫,我家大人受了伤,请您速去诊治!”
张大夫闻言,立刻起身:“沈姑娘,你随我一同前去。”
沈予乔点头,背起药箱,跟随张大夫走出医馆。她不知道,这次出诊将彻底改变她的命运。
喜欢飞予长安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飞予长安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