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鏖战神亭小霸王扬威 吞并吴会孙伯符奠基
却说张飞盛怒之下,欲拔剑自刎以谢罪。刘备眼疾手快,一把抱住他,夺下利剑掷于地上,泪流满面道:“三弟!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修补;手足断,岂能复生?!你我三人桃园结义,虽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日纵然失了城池,陷了家眷,难道为兄就能眼睁睁看着自家兄弟中道身亡?!况且,徐州本非我等所有,得失本是常事。家眷虽陷,但以吕布‘意’中尚存的些许傲气,断不屑于为难妇孺,定能设计救回!你只是一时被酒误事,被煞气蒙蔽,何至如此轻生!”说罢,已是泣不成声。关羽亦是虎目含泪,上前扶住张飞。张飞见状,更是羞愧悔恨,跪地痛哭不已。
此时,却说寿春城内,袁术得知吕布兵不血刃便袭取了徐州,不由大喜。他本就对刘备不满,又觊觎徐州富庶,当即派人携带重礼前往徐州,许诺送给吕布粮草五万斛、战马五百匹、金银万两、彩缎千匹,条件是请吕布立刻出兵,与其部将纪灵合力夹击仍在盱眙前线的刘备,务必将其彻底消灭!
吕布见袁术送来如此厚礼,自然是欣然应允,当即命令部将高顺,率领一支精兵,趁夜色掩护,向刘备军后方迂回,准备前后夹击。
然而,刘备身旁尚有关羽等智勇之士,早已料到徐州失陷后,袁术必有动作。他们抓住一个阴雨连绵的夜晚,悄然撤兵,放弃了盱眙防线,打算先向东退往广陵郡暂避锋芒。等到高顺率军赶到时,刘备早已去远。高顺扑了个空,便去找纪灵索要袁术许诺的物资。纪灵却推脱道:“将军稍安勿躁,待我回报主公,再作计较。”高顺无奈,只得领兵返回徐州,将情况告知吕布。
吕布正在迟疑,是否该为袁术这点空头支票而与刘备彻底撕破脸皮。恰在此时,袁术的书信也到了。信中竟言:“高顺将军虽已出兵,然刘备未灭。待将军彻底擒杀刘备之后,所许之物,定当如数奉上。”
吕布勃然大怒,将书信撕得粉碎,破口大骂:“袁术匹夫!背信弃义!安敢如此欺我!”当即就要点兵讨伐袁术。
陈宫连忙劝阻,其“意”沉稳如山:“将军息怒!袁术坐拥寿春坚城,兵多粮广,其势力‘气’运尚盛,麾下亦有悍将,不可轻敌。况我军新得徐州,根基未稳,人心未附,此时不宜再树强敌。依宫之见,不如暂缓怒火,修书一封与刘备,请其回驻小沛。如此,既可示好于他,收拢徐州人心,又可将其置于肘腋之下,作为我军屏障与前驱。待他日时机成熟,令刘备为先锋,先取袁术,再图袁绍,则霸业可期!”他此计既阴险又务实,意在将刘备彻底变为吕布的棋子。
吕布思索片刻,觉得陈宫之言有理,便强压怒火,依计修书,派人去追赶刘备。
却说刘备引兵东撤,欲往广陵。途中竟遭到袁术预先埋伏的劫杀,损失惨重,士气低落。正值进退维谷之际,恰好遇到了吕布派来的使者,呈上书信,言明误会,并邀请刘备返回小沛驻扎。刘备接到书信,虽疑虑重重,但眼下别无去处,只能暂且应允。
关羽、张飞皆劝道:“兄长!吕布豺狼心性,此番邀请,必无好意!不可轻信!”
刘备苦笑:“如今我等兵败势微,除了信他,还能去往何处?走一步看一步吧。”他心中尚存一丝侥见吕布或许真的念及旧情。
于是,刘备引残兵败将,返回徐州地界。吕布为显示诚意,怕刘备疑心,提前派人将甘、糜二位夫人及家眷送还。甘、糜二夫人见到刘备,哭诉城陷经过,但也说明吕布并未加害,只是派兵守护宅邸,还时常遣侍妾送来所需物品,并未短缺。
刘备听罢,对关张道:“看!我早知吕布虽勇,其‘意’尚存傲气,不屑为难妇孺。”遂放心入城拜谢吕布。
张飞仍恨吕布背信夺城,死活不肯同去,自顾自护送两位嫂嫂先行前往小沛安顿。刘备只得独自入城拜见吕布。吕布假惺惺地解释道:“备非有意夺取徐州,实因贤弟张飞醉酒恃强,滥杀无辜,恐其坏了徐州大事,故不得已暂为代管。”
刘备也只能虚与委蛇:“备本就欲将徐州让与兄长,何来代管之说?”
吕布假意推让一番,刘备坚辞不受。最终,刘备还是率领残部回到了小沛驻扎。关羽、张飞皆是愤愤不平。刘备却劝慰道:“贤弟,势不如人,唯有屈身守分,静待天时。与天命相争,非智者所为。忍耐,亦是修行。”吕布为笼络人心,也象征性地送来一些粮草物资。自此,刘、吕二人表面上恢复和睦,各怀心思,暂时相安无事。
镜头转向寿春。袁术虽然未能除掉刘备,但总算将其赶走,自觉扬眉吐气,便大排筵宴,犒赏三军。席间,有人来报:先前派去攻打庐江太守陆康的孙策,已得胜归来!
袁术唤孙策上前。孙策恭敬地拜于堂下。袁术象征性地慰问几句,便令其在末席坐下饮宴。孙策心中很不是滋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