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贾文和意破曹军谋 夏侯惇怒啖血睛
南阳城内,贾诩(此人修为不显,但‘心法’修为深不可测,‘意’念洞察人心,算计精妙)静立城头,夜风吹拂着他普通的儒衫,眼中却无半点波澜。他感受着城外曹军营地散发出的复杂‘气’场。
“曹孟德这三日,乘马绕城,看似观察城防,实则其‘意’如针,反复刺探。”贾诩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仿佛融入了夜色,“他尤其留意东南角。那里的城墙砖石新旧杂陈,防御鹿角也有多处破损,正是他认定的破绽。但他偏偏在西北角大张旗鼓,堆积柴草,呐喊喧嚣,是想以虚假的‘煞气’声势吸引我军注意,令我等将精锐‘气’机调往西北,他则可趁夜色掩护,以精锐‘气’贯东南角,一举破城。”
张绣凝意初入,煞气外露,勇猛有余而智略不足,听得心惊:“军师既已洞悉其奸计,我等该当如何应对?”
贾诩嘴角勾起一丝冷漠的弧度:“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明日,将军可挑选最为精悍,‘煞气’最盛的甲士,饱食轻装,暗中潜伏于东南角民居之内,收敛所有‘气’息。同时,征召城中百姓,披甲执旗,于西北角虚张声势,释放混乱而微弱的‘气’场,务必让曹操的探子回报‘敌军主力皆在西北’。待今夜二更,任由曹军攀爬东南城墙,只需待其半数入城,‘气’机未稳之际,听我炮响为号,伏兵四起,以逸待劳之‘锐气’,冲击彼疲惫之师!曹操纵有通天之能,亦难逃此劫!”
张绣闻言大喜,只觉贾诩的‘意’念引导下,前路豁然开朗,当即依计部署。
果然,探马飞报曹操,言张绣军主力尽数调往西北角,喊杀声震天,东南方向防御空虚,‘气’机薄弱。曹操‘意’凝如实质,霸道绝伦抚掌大笑:“竖子,终究中我计矣!”遂密令军中备好爬城器械,日间依旧猛攻西北角,声势浩大,‘煞气’冲天。
夜至二更,月黑风高,正是杀人夜。曹操亲领一支精锐,人人屏息凝神,将自身‘气’机压至最低,悄然摸至东南角。工兵迅速砍断残破的鹿角,架起云梯。城头一片死寂,仿佛毫无防备。曹军将士心中暗喜,争先恐后攀爬而上,涌入城内。
就在此时,一声刺耳的炮鸣撕裂夜空!
“杀!”刹那间,潜伏在黑暗中的张绣伏兵如潮水般涌出!这些精锐士兵憋了一天的‘煞气’与战意瞬间爆发,形成一股狂暴的冲击波!狭窄的街道成为血肉磨坊,刚刚入城的曹军立足未稳,‘气’机散乱,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瞬间冲垮。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响成一片,浓重的血腥‘煞气’与死亡带来的‘怨气’迅速弥漫。
曹操在中军听闻喊杀声起,便知中计,脸色铁青,‘霸者之意’勃发,试图稳住阵脚,但败势已成,无可挽回。张绣更是亲率一支生力军从背后杀来,刀刀致命,勇不可当。曹军大败,溃不成军,如同惊涛拍岸后的散沙,狼狈逃出城外,一路奔逃数十里,丢盔弃甲,死伤枕藉。张绣军直追杀至天色微明,方才鸣金收兵,得意洋洋地返回南阳。
曹操收拢残兵,清点之下,折损兵马竟达五万之众!其中不乏‘炼体’、‘聚气’境界的好手,辎重器械损失更是难以计数。随军将校吕虔、于禁亦在混战中负伤,军中‘士气’低落到了极点,甚至隐隐有‘怨煞’之气在败军中滋生。
贾诩见曹操新败,‘气’势受挫,立刻对张绣道:“曹操遭此大败,‘霸者之意’受损,军心动摇,正是乘胜追击,彻底断其根基之时!将军当速遣使者,携重礼并陈述利害,说服荆州刘表修为不高,但依托荆襄世家‘气’运,地位稳固,请其尽起大军,截断曹操归路!如此前后夹击,曹贼插翅难逃!”
刘表接得书信,颇为心动,正欲出兵,却接探马急报:“孙策亲率江东水师,屯兵于湖口,‘水行煞气’凌厉,兵锋直指荆襄!”
其麾下谋士蒯良精通堪舆与‘气’运之说,连忙进言:“主公,孙策此举,必是曹操预留的后手!以江东之力牵制我荆州,使其不敢妄动。但如今曹操元气大伤,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此时畏惧孙策虚张声势而不敢出兵,待曹操缓过气来,恢复‘霸气’,必成心腹大患!”
刘表思虑再三,最终决定冒险一搏,令大将黄祖加固隘口,严防江东,自己则亲提大军,抢占安众险要,断曹操归路,同时飞报张绣,约定夹击。张绣得知刘表已动,大喜过望,遂与贾诩尽起麾下精锐,循着曹军败退的痕迹,追袭而去。
却说曹操引败军缓缓而行,一路气氛压抑。行至襄城附近的清水河畔,此地正是去年典韦显圣小成,肉身强横,煞气刚猛战死之处。曹操勒马停下,望着滔滔河水,忽然放声大哭,声震四野,其哭声中竟蕴含着深沉的哀恸与一丝难以言喻的霸主惜才之‘意’。
众将大惊,忙问缘故。曹操哽咽道:“吾痛失爱将典韦于此!念其忠勇,挡吾身前,身中数十创而不退,直至‘煞气’耗尽,‘战意’消散,方才殒命!此等猛士,何处可寻?今日路过此地,睹物思人,怎能不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