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荆襄染墨色,新野映血光

作品:三国野史!|作者:天字第一等|分类:历史|更新:2025-05-24 05:13:20|字数:22192字

新野,这座本应远离战火的县城,却被日益逼近的巨大阴影笼罩。博望坡的火光尚未从将士们扭曲的记忆中完全消散,空气中仍残留着焦糊的肉味和干涸血迹散发的淡薄“怨煞”。刘备心有余悸,这场胜利是以如此惨烈的牺牲和残酷的手段换来的,他的“仁德之意”与眼前的血腥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让他倍感痛苦与困惑。

“曹兵败而不乱,其势并未受损。主公可知,曹操那股‘霸者之意’如同吞噬天地的漩涡,一时受挫,只会激发其更强大的反扑。”诸葛亮平静地对刘备言道,他眼中没有博望坡火海带来的丝毫阴影,仿佛早已预见这一切,又超然其外。“新野弹丸之地,承载不起曹操的下一轮冲击。荆州,如今是唯一的生机所在。”

他凝视着刘备,语气微微加重:“据我观察,刘景升的气数已如风中残烛,其内宅更是暗流汹涌,弥漫着家族争权产生的腐朽之‘意’。时机已至!当断则断,顺应‘势’之流转,取荆州为根基,方能抵御曹操那遮天蔽日的‘霸者之势’。”他口中的“取”,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在诸葛亮眼中,个人情感在天下大势面前渺小不堪,甚至可能是前进的障碍。

然而,刘备的心却猛地一抽。“孔明先生,景升待我恩重如山!吾安能乘人之危,行此不义之事?这... 这是悖逆我的‘仁德之意’啊!”他的脸上流露出难以自抑的痛苦。在他朴素的信念中,忠义礼法依然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即使在这个扭曲的乱世,他也拼命地试图守护心中那点清明。剥夺同族的气数与基业,即使那是注定要覆灭的基业,依然触碰到了他坚守的底线。

诸葛亮轻叹一声,微微垂下眼眸,仿佛是惋惜,又像是无奈:“主公宁可以死全那虚妄的‘义’,也不愿行权宜之策,拯百万苍生于倒悬乎?若失此机,日后追悔,将无济于事!”他并不理解刘备那近乎固执的坚持,在他看来,那是“仁”之意的过分泛滥,是对冰冷现实的逃避。但在他看来,只有活下来,才能谈论仁德,才能谈论匡扶天下。

“我宁可战死,流尽最后一滴血,也绝不背弃兄长所托!”刘备的“仁德之意”在此刻展现出其强韧不屈的一面,虽然痛苦,但无比坚定。这并非作态,而是他真正刻入灵魂深处的东西,是他能在这个乱世吸引追随者,凝聚自身“气”与“势”的根基。诸葛亮看着他,复杂难言。他见过太多伪君子,第一次遇到这般固守己心的上位者,或许这才是他的“王佐之意”为何感应刘备的原因?但,在这步步杀机的乱世,这份坚守又何尝不是一种危险?“容亮... 再做打算吧。”诸葛亮只能如此回答,将这个问题暂时搁置。

许昌。夏侯惇面如死灰,他一身是伤,铠甲破碎,跪伏在曹操面前请罪。那场大火不仅仅烧毁了曹军的躯体,更击溃了他的骄傲,在他体内留下了难以驱除的“煞气”印记,使他原本刚烈的“意”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曹操端坐上位,那股如同实质般、令人难以直视的“霸者之意”并未因战败而削弱,反而像受伤的猛兽,变得更加凶狠而危险。他的周身笼罩着一层肉眼几乎可见的深紫色雾气,那是他日益膨胀的权势欲望与乱世累积的“怨煞”相互侵蚀、转化的结果,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仲德(夏侯惇表字),汝乃吾心腹!败则败矣,起来便是!”曹操宽慰,但他随后的语气却如淬了冰的刀锋:“汝自幼从军,焉能不知狭道丛林,当防火箭火攻?李典、于禁之言,为何不听?!”他欣赏部下的能力,更重视他们的忠诚,但他最不能容忍的,是在关键时刻判断力失效的失败。

夏侯惇脸色更白,悔恨交加:“属下大意轻敌,有负丞相!”他没有再提诸葛亮如何用火计,因为他明白,在曹操这种视自身强大之“意”为理所当然的人面前,承认被一个“书生”用智谋击败,比被武力击败更难堪。

曹操转而褒奖了李典和于禁,他们身上的“谨慎之意”在那场烈火中得到了回报。这奖赏并非完全公正,更像是他以统治者的“意”在部队内部重新校准“势”与人心。

“刘备匹夫!屡挫我锋!真乃我心腹之患!”曹操低沉的咆哮在殿内回响,空气中的深紫色雾气似乎也随之波动。“其志非小,又得那所谓的卧龙相助。还有孙权,据守江东水利,坐观天下。是时候彻底剪除这等阻碍吾霸业之辈了!”他没有提到诸葛亮的超凡力量,或者他压根就将这些异术视为刘备狐假虎威的雕虫小技,只看到了实际的军事威胁,又或许是他自身强大的“意”场,能够将那些灵异鬼魅之说都压制到无形。

他随即下令起五十万大军,这数字听着仿佛汇聚了半个天下的兵卒,每十万为一队,如同五条钢铁洪流,将以摧枯拉朽之势碾压向南方!曹仁、曹洪初入显圣的勇猛、张辽、张合初入显圣巅峰的沉稳、夏侯兄弟的刚烈、于禁李典的谨慎,再加上许褚显圣小成那无可匹敌的巨力,这是一个由各种强悍“气”与不同方向“意”组成的恐怖聚合体,再加上曹操位于核心的“霸者之意”的统御,这份力量,即使在这有超凡武道和神秘力量的世界,也足以撼动山河!出师日期定于建安十三年秋七月丙午日,似乎还隐隐遵循着某些择吉避凶、顺应天地“气数”的考量,即使是最强大的人,也无法完全忽视“天命”的影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野史!》,方便以后阅读三国野史!第40章 荆襄染墨色,新野映血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野史!第40章 荆襄染墨色,新野映血光并对三国野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