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王直后事一了,吴承恩便返回江北的家乡。长期居住在南京,以卖字画为生。闲暇之时,断断续续地写起了《西游记》。书中的大致情节,已在录自王直口述的草稿中。
吴承恩将这《西游记》一写便是7、8年。除去语焉不详的结尾,其余皆以完备。吴承恩之所以留了最后一段,不细写,是因为“西天取经”其实并未成功。而孙悟空在真实背景下,也没落个好下场。
将书写就后,吴承恩特意赶赴杭州,找到王直的墓前,将初稿在那里烧化。并哭诉道:“悟空,500年后,你可要从五指山下又活回来呀。”这年,吴承恩已大约67岁。因时过境迁,而王直墓前的无字碑,早被人取走他用。吴承恩买了一块刻字新碑立上,上书“日藩兄之墓”,另加一行小字“友吴氏承恩敬上”。
吴承恩心愿了结,回到老家,苦度残生,又活了14年。当到81岁高龄时,明显感到时日无多。便将《西游记》细细结尾,着重强调81难,隐喻自己多灾多难的一生。
果真不久之后,便离世了。1年如1难,活遍81难。这就是猪八戒的一辈子。至于孙悟空,根本不足81难。
取经的最后一难,是经书落水。吴承恩先是写了经书全部失落,功亏一篑,取经成空。但还是依照王直的原意,进行修改,作了个大致圆满的结局。落水的经书,又全部捞起,竟没被河水冲失。只是晒干后,破损了些字句。
吴承恩晚景凄苦,愈发落魄。由于《西游记》选材敏感,甚至可说是不折不扣的“反文”。在吴承恩生前,并未给予出版,而是密藏不发。因此也无从赚取稿费。但他面对困境,依旧乐观,常自诩逗留天庭时,乃是有名的天蓬元帅。与达官显贵为伍,作乐于同处。其然则:天作蓬来,地当铺——乞丐是也。
因作过西游记,常说些神魔故事,倒也积了点名气。偶尔起了新意,也作作小文。虽以玄幻为名,实则尽述世况。仿佛无一是真,却乃事事皆真。《西游记》也不外乎如是!
俞大猷与戚继光两位将军奉了王本固之令,率重兵将王滶及其部众团团围住。由于念及老母妻儿,都在官府手里,王滶不敢造次,也不敢阻拦官兵登陆舟山岛。随着官兵的迅速进逼,为避免冲突,主动放弃舟山城,龟缩到岛上的岑港。
王滶已经从杭州赶过来的部下处,得知了义父斩首的消息。但他既不想动手,也不想逃,为的就是怕获罪,连累自家亲人。
王滶甚至还抱有一丝幻想,那就是手上还有夏正这个人质。因为胡宗宪的保密措施显然做得很好,王滶一点也没有老母妻儿的消息,更不知其中最重要的两人,早就死了。
因这解放军名义上已经投降了大明,再加上又如此老实,让奉命过来剿灭的俞大猷和戚继光犯起了愁。虽然层层紧逼,将包围圈越团越小,但却也是没法动手。原因很简单,无任何正当理由。若贸然行事,算是屠害良民,罪名不轻。
喜欢王直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王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