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公公对自己的处境自然是清楚的。南边的乱子什么时候停了,便是再次清算严嵩及其党羽的时候。而严嵩的问题彻底解决后,便是轮到他了。
1564年,沿海的“倭寇”忽然间便销声匿迹了。朝廷上下都摸不着头脑。便是前线的俞戚两位将军,也是莫名其妙。其实原因很简单,高山岛的赵安淳,当初决定攻打大明时,便设了三年的期限。
首领王直对他恩同再造,犹如父母。若没有王直,他早死在了宁波的北仑港。按照民间习俗,父母死了,得守孝三年。于是赵安淳便取了这个数。
三年期间,与俞大猷和戚继光所领的大明官军交战无数,胜败难定。官军的短板在于没有海军。所以根本无法攻打高山岛的解放军大本营。因此,只要赵安淳愿意,便可以长期与朝廷周旋下去。从海上攻,从海上退,完全应了兵法中的“进可攻,退可守”。
但解放军战士们多起了休战养息之心。这些年,四处辗转奔波,好不容易在高山岛安定下来。谁会愿意无休无止地以命相搏,更何况首领王直都已经死了。赵安淳也是知道这点的,于是就限定了三年。
而三年来,所抢的财物,已经足够所有战士富有地过完余生。甚至有不少葡萄牙商人都闻讯赶来,交易商品。高山岛上的解放军在雄厚财力的支持下,已经控制了全岛。
连葡萄牙国王,都特意对赵安淳进行封爵。但赵安淳本身是很不稀罕这个爵位的。不过由于解放军一贯以来的传统,便对葡萄牙人非常友善。就算不做买卖了,也允许他们在岛上设点定居。彼此约定井水不犯河水,倒还融洽。
由于“倭寇”绝迹,本着“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暂且宽恕严嵩及其党羽的嘉靖,又动起了手。就算其他人可以不追究,严嵩和胡宗宪却是免不了的。
在嘉靖和德公公的有意操作下,已遭流放的严世藩被突然栽上了“通倭”的罪名。这可是抄斩的大罪。严世藩遭砍头,严家被抄。严嵩已是一把老骨头,便没受牵连。但无依无靠,穷困落魄,也是生不如死。
已闲赋在家的胡宗宪则突然被栽上了“妄撰圣旨”之罪,另被指“阿附严嵩”。后一条罪名,一般上罢官便了。而胡宗宪早不为官。前一条却是实打实的死罪。
顿时朝中官员皆尽寒心。论起来,严嵩和胡宗宪都是“抗贼功臣”。如今贼方去,便又下罪。两次三番,鸟尽弓藏、兔死狐烹的伎俩已十分明显。而所指控的两人犯死罪的情节,均为捏造。罪名荒唐,不可理喻。
严嵩何时“通倭”?胡宗宪又何时“妄撰圣旨”?所谓罪行,全是无中生有。
不过嘉靖心里自有一杆秤,虽然因为事情复杂,不便公开真相。但严嵩的“通倭”和胡宗宪的“妄撰圣旨”都是实罪。
严嵩通的倭,就是王直。织田信长妥妥的,就是倭人。至于胡宗宪,如今朝廷上下,已是人尽皆知:皇上下了圣旨要斩王直,所以胡宗宪便遵旨照办了。
对于这事,嘉靖暗中已经气得吐过几回血了。王直事关自己长生大计,怎可杀之,又怎愿杀之。胡宗宪不是“妄撰圣旨”,又是什么?
喜欢王直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王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