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8月23日。
农历七月初六。
处暑。
秦逸飞重生后一个月。
昨天晚上,秦逸飞一家三口做了一次盘点。
他先盘点了实物库存(包括李学军代售还没有结账部分),他们家还有萝卜种子9.6斤、苤蓝种子3.5斤、各种白菜种子13.4斤、大葱种子11斤以及其他零星种子若干,共计价值1020元。
大葱种子还能卖一个月的时间,白菜种子也能零零星星再卖个十天八天的,萝卜和苤蓝却已经彻底过时了,只能等着明年再卖。
扣除当初投入的2900元,他们现在手里有两万七千八百六十二块钱的现金,还有总金额为九万六的信用社存单八张。
这样,他们一个月的时间,总共赚到了十二万三千八百六十二。
陶春英和秦太迟自然喜得合不拢嘴。
他们说,这回给儿子买房、娶媳妇的钱都够了。
可是,儿子却说要把这钱都买成什么“小麦期货”。
小麦他们自然知道,至于“期货”他们却是头一回听说,实在想象不出那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儿子费了好一番口舌,老两口才明白了一个大概。
原来,儿子是用这钱作定金,按现在的小麦价格和人家签订一个小麦购买合同。人家在半年或者几个月之后交货。
如果届时小麦价格上涨了一倍,他们就能赚到十倍二十倍。他们这十几万就会变成一百几十万乃至两三百万。
但是,如果小麦价格下跌了10%以上,他们的十几万定金就会赔得干干净净,一分不剩。
秦逸飞本是想告诉父母,期货市场风险极大,不要轻易进入。不曾想,却把父母吓得够呛。
老两口觉得儿子这是在赌博,在赌小麦价格会上涨。
而且还是一场豪赌,赌注还下得非常大,几乎押上了自家的全部家当。
赌赢了,就赚个盆满钵满。赌输了,就赔个倾家荡产。
秦太迟和陶春英保守了半辈子,一直谨小慎微,哪里能接受儿子这样大胆前卫的想法?
两口子苦口婆心轮番着劝说儿子。
陶春英说“小心驶得万年船”。什么“心要热,头要冷”,“经商如下棋,一动思三步”。
秦太迟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做人不能太贪心。太贪心,往往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怎奈儿子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老爸老妈磨破了嘴皮,道理讲了一火车,事实摆了一轮船,结果儿子还是坚持他的观点。老两口非常恼火。
其实,秦逸飞也很恼火。他恼自己嘴贱,甚至都想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自己给老爸老妈普及“期货”知识,只报喜不报忧多好?只说赚不说赔多好?
干嘛非实话实说,把“期货市场”的风险说得那么吓人?
即使万一父母发现买卖期货来钱速度快,比拾钱还容易,痴迷期货上了瘾,他们自己也买卖不了,只能通过自己购买。等那时候,再告诉父母期货市场的风险不行吗?
熬到半夜十二点,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终还是秦逸飞不忍心父母为了这事儿,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整天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就做了部分妥协,往后退了一步。
秦逸飞说,这个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绝对不容错过,如果错过了这次时机,十年二十年之内,恐怕都不会再有这样的好机会。
既然老爸老妈不放心,就把家里的钱一分为二。一半由父母保管,存入银行。一半由自己掌控,购买小麦期货。
秦逸飞接着说,即使把十二万全部买成小麦期货,也没有达到他购买三十万的最低目标。
反正他免不了去跑贷款,至于贷二十四万还是贷十八万,难度应该也差不多。
秦太迟陶春英听了儿子的话,嘴里像被塞上了一个核桃,都是惊得张大嘴巴,说不出话。
最后,还是陶春英结结巴巴地问道:“儿啊,为什么非要贷款,也要买三十万?”
秦逸飞说:“如果买三十万,到阳历年大体能赚三百万到五百万。
有了这些本钱,你和我爸不用干别的。
只需要在每年阳历年前贮存三千吨尿素,到第二年开春再转手售出,大约就能赚六十万。
卖尿素的钱,可以在麦收后收购小麦,可以在秋收后收购玉米,这样又可以赚到六十万……”
“打住、打住!老爸给你讲个故事,你再接着做你的发财梦。”
老爸秦太迟听不下去了,直接打断了儿子。
“从前,有一个人捡了一个鸡蛋。
他想,他把这个鸡蛋孵化成小鸡,等小鸡长大了就可以下蛋。
按每年下200个鸡蛋计算,这200个鸡蛋又可以孵化成200只小鸡。
等这200只小鸡长大了,每年可以下个鸡蛋,就又可以孵化成只小鸡。
等这只小鸡长大了,就每年可以下八百万个鸡蛋,就又可以孵化八百万小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