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熙社长是小秦邀请来的,她非常信任小秦,一般场合都让小秦陪同。
我已经让小秦陪同安会长一块乘车回乡政府了。
等到了乡政府驻地,我就让小秦过来见您!”
王燕萍和马书记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坐在第二排的蒋志松和李刚还是能够听到的。
因为大舅子的事儿,蒋志松对秦逸飞已经产生了很深的芥蒂。
他认为马志远和王燕萍等人把秦逸飞捧得太高了。
秦逸飞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毛头小子。难道还能飞上天不成?
哼,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李刚现在对秦逸飞总体印象还算不错。但是刚开始时,李刚对秦逸飞的印象并不好。
李刚有一个关系比较要好的同学,这个同学有一个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两年的侄子。
同学想让李刚把她这个侄子安排到秦店子乡担任组织干事。
李刚认得同学这个侄子,觉得她侄子能力素质都还行,能够胜任组织干事一职,也就应允了下来。
李刚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他就把这活儿交给了常务副部长赵长胜。
结果赵长胜却在王燕萍那里碰到了一个软钉子,王燕萍坚持推荐秦逸飞为组织干事。
李刚心里很不痛快,也很不服气,
难道王燕萍推荐的人还能比自己推荐的人优秀?
若依着赵长胜,部务会议就不批准秦逸飞这个组织干事的任命。
李刚这人虽然个头不高,心胸还算开阔。
他认为秦逸飞符合任职组织干事的条件,组织部不能没有正当理由就平白无故地否决乡镇党委推荐的人选。
再说,秦店子乡组织委员文化底子差,为了工作也应该抓紧时间配齐组织干事。
最后,还是李刚否决了几个副部长的意见,下发了任命秦逸飞为秦店子乡组织干事的任命书。
任命书虽然下发了,但是李刚对秦逸飞却没有半点好印象。
李刚对秦逸飞印象的改观,是因为柳皮匠上访。
在柳皮匠上访之前,就有人给组织部长写信反映财政局干部闫娟入党有问题。
当然李刚也知道闫娟入党不符合程序,严重违背了《党章》规定。
但是他知道闫娟是公安局局长巩宝昌的儿媳妇。
巩宝昌在信陵耕耘二十几年,担任公安局局长十多年,亲戚、同学、战友、故交遍布信陵县各行各业,关系网已经编织到边边沿沿、角角落落。
车动铃铛响,拔出萝卜带出泥,李刚处理起来也非常头疼。
柳皮匠带着铺盖卷上访,正好给了他一个台阶。
因为县委有文件,所有信访问题都归信访者所在地方党委管理。
他干脆就把这一棘手的问题甩给了秦店子乡党委。
李刚没有想到,王燕萍竟会派刚刚上任没有几天的秦逸飞来处理问题。
他更没有想到,这个秦逸飞不仅思路清晰、处理事情更是有板有眼,而且行事果断,富有担当精神。
李刚对秦逸飞的印象,当即就改变了不少。
后来,不知王燕萍和马志远抓住了巩宝昌的什么把柄抑或做了什么交易,竟让巩宝昌心甘情愿地平调到县政协任职,其儿媳闫娟被依据党规撤销党籍。
同时闫宝明违规发展其女儿入党这一事件的有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党纪处理。
即使已经调离秦店子乡的前党委书记唐阴功、前组织委员张淑敏也没有能够逃脱。
李刚在内心还是比较认可的。对于秦店子乡正在开展的“再学《党章》,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和即将开展的“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身清白”活动,李刚在内心深处也是给予了赞同。
所以,李刚对秦逸飞的印象还是比较正面、比较好的。
他听了马书记的话,心里不由得一动。
马书记的秘书小陈已经三十六七了,跟马书记也有五六年了。马书记是不是有心把小陈外放,让小秦来给他做秘书?
组织部长的嗅觉就是灵敏。
县委书记马志远借用王燕萍的办公室,和秦逸飞谈了大约五分钟。
当然都是马志远在问,秦逸飞在答。
马志远眼界开阔、思维活跃,问话犹如天马行空,几乎让人无迹可寻。
然而,无论马志远提问的问题如何刁钻、如何生僻,秦逸飞都能回答如流。
有时候,其回答问题的角度、思路,甚至连出题的马志远都不得不在内心击节赞叹。
马志远觉得,即使自己出题自己回答,恐怕也难以达到秦逸飞这样的水平。
“不错,小秦综合素质非常不错。小秦,想不想到县委办公室来工作?
冷不防,马书记抛出一个重磅炸弹。
“感谢书记给小秦这个机会。小秦一切听从书记安排。”
虽然秦逸飞内心狂喜,然而他在表情上却很好地把握住了尺度。
尽管他非常激动,却还保留着几分淡然。尽管他显得有些成熟老练,却又不让人觉得他油滑世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