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推心置腹

作品:秦逸飞官场之路|作者:林枫染|分类:都市|更新:2025-05-26 20:14:17|字数:4824字

秦逸飞看到钟书记的眼睛亮了,他趁热打铁。

“古代战争,人们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现在商战同样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刚才我说过了,未来五到十年,正是棉纺织行业被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淘汰、而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发展起来的空窗期。

能够看到这个机遇的,绝对不可能只有我们,必定还有不少人。但是,真正抓住这一机遇的人却绝对不会很多。

因为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少之又少。而我们莆贤却恰恰同时具备了这三个有利条件。

先说‘天时’。

当前棉纺行业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淘汰,而发展中国家还没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因为生产能力不足,货源短缺,必定造成棉纱价格上涨。

这时,谁拥有强大的棉纱生产能力,谁就占据了‘天时’。

我们莆贤国棉厂拥有三十多万纱锭的生产能力,这就是我们的‘天时’。

当然,只要有钱有外汇,也可以从日本进口纺纱设备。快则半年迟则一年,也能修建一个新的纱厂。

但是,要培养几百个甚至几千个熟练技术工人,就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了?

像我们莆贤国棉厂这样,储备了几千名熟练纺纱的单位,还真不多见。

这就是我们在人才方面的优势,这就是‘人和’。

最后再看看我们的‘地利’。

由于棉铃虫大爆发,种棉成本增加,效益降低。棉农种植棉花积极性严重受挫,导致全世界棉花产量骤减。棉花成了紧俏物质,有钱都不容易买到。

而我们莆贤市是全国重要产棉区,近几年皮棉产量,一直占全国棉花产量的七分之一。

另外,信陵县棉花市场虽然被取缔了,那些贩卖棉花的商贩还在,他们还拥有买天下卖天下的能力。

现在尽管大部分棉纺厂都在为棉花发愁,唯独我们莆贤市国棉厂没有后顾之忧。这就是我们的‘地利’。”

“像我们这样同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不能说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

如果发展顺利的话,很有可能成为全国纺织行业的龙头老大。”

秦逸飞记得,大名鼎鼎的魏桥集团,五年之前才刚刚投资1000多万,上马了一个1.6万纱锭纺纱厂。

经过滚雪球式的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大。到了1998年,魏桥竟收购了和莆贤国棉厂规模相差不大的“滨州国棉”,实力和影响力大幅度提高。逐渐发展成亚洲最大的纺织企业,成功进入世界500强。

而号称纺织行业亚洲第二的华芳集团,其前身只是塘桥综合厂下面的一个纺纱车间。两年前它兼并了塘桥色织厂和红星针织厂等企业,才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到了1998年,就发展成仅次于魏桥集团的亚洲第二大纺织企业。

莆贤国棉厂的各种条件都不比他们差,秦逸飞不敢说超越他们,但是把莆贤国棉厂发展成,比肩魏桥集团和华芳集团的第三大棉纺企业,他还是信心十足的。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钟延睦虽然缺乏舍我其谁、睥睨天下的王霸之气,却非常善于把握机遇、适时而动。他略一思考,就打定了主意。

“逸飞,我本来打算,让你在担任我秘书之前,到省委党校短训班培训两个月,充充电,也开阔开阔眼界。

现在看来不行了。

时不我待,我马上就要着手开展国棉厂改制的工作。

你作为我的秘书和助手,也必须立刻参与其中。

明天星期一上午,你就到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二科报到。

我让子韬部长给你办理手续。”

秦逸飞有些惊讶。

三个领导,三种风格。

县委书记马志远打算让自己担任他秘书,他先问自己愿意不愿意到县委办公室工作。

市委书记姜怀远和自己谈了一个小时的话,却是什么也没说。到现在,秦逸飞只是猜测,怀远书记有意让自己担任他的秘书。是否如此,怀远书记不说,谁也不知道。

这个钟书记倒好,根本就没有征求自己的意见,直接就把自己调到了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二科。

“逸飞,你记得我刚才说什么了吗?”

刚才钟书记说的话多了,秦逸飞自然记住得也不少。可是钟书记指的是哪一句呢?哪一句又有特别意义呢?

“钟书记,是不是您说,丽华和我分手,您更悲伤?”

秦逸飞发现钟书记脸上神色有些伤感,他心中一动,就脱口而出。

“是啊,为了把你调到市政府办公室,她最少找过我三次。

最后一次,这傻丫头竟花了三千多块钱给章湘渝买了一套进口化妆品。”

钟延睦似乎在回忆着什么,他神情显得有些落寞。

“医生把Rh阴性、AB型血叫作‘恐龙血’,意思是比‘熊猫血’还少见。

据说一万人当中只有2—3人,全国14亿人口当中,也不过20万到40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秦逸飞官场之路》,方便以后阅读秦逸飞官场之路第214章 推心置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逸飞官场之路第214章 推心置腹并对秦逸飞官场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