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主控台上凝固的咖啡渍,卢峰砸碎的虹膜识别器还在滋滋冒着电火花。
安娜的量子态维修钳悬停在半空,那些纤维状树突正沿着她手套的金属纹路向上攀爬。
“十七分钟。”卢峰扯下领带缠住渗血的虎口,全息投影的倒计时红光在他镜片上炸开,“自毁程序启动前,我需要你视网膜第三象限的毛细血管分布图。”
我按着抽痛的太阳穴,1971年的δ波震荡还在颅骨内侧形成回声。
当安娜的维修钳刺入生物芯片核心时,我忽然理解火星心跳信号里缺失的八分之一节拍——那是世界树根系穿透三维空间时引发的引力波畸变。
“林博士!”王伟的加密频道突然切入,他身后的酒泉发射场正飘着鹅毛大雪,“新发射的实践二十三号出现轨道震颤,但它的量子雷达刚刚捕捉到……”呼啸的寒风吞没了后半句话,全息屏幕闪过一串类似DNA螺旋的异常波形。
维修舱突然倾斜四十五度,安娜的备用氧气罐顺着地板滚向舱门。
那些攀附在金属壁上的树突开始分泌荧光液体,在舱体表面蚀刻出类似旅行者号金唱片的拓扑结构。
我突然意识到,二十小时前三颗同步卫星的异常偏转,其实是这些生物电脉冲在搭建跨维度的神经网络。
“视网膜扫描完成。”我将纳米造影剂注入眼球,卢峰立即将数据流导入备用终端。
倒计时数字在跳转到14:59时突然逆流,安娜面罩上的玛雅历法代码正在重组为柯伊伯带天体分布图——这根本不是自毁程序,而是世界树在同步太阳系的生物钟。
维修钳突然发出蜂鸣,安娜的瞳孔骤然收缩成两个黑洞:“它们把电源模块折叠进了高维空间。”她扯开宇航服第三层隔离衬垫,露出皮肤下蜿蜒的青色血管——那些血管此刻正呈现出克莱因瓶的几何特征。
当卢峰将浓缩液氮注入主控台接口时,我听见王伟的卫星信号里传来冰层断裂的脆响。
酒泉发射场的暴风雪中,实践二十三号的整流罩正渗出淡绿色粘液,这让我想起三小时前尤里从联盟号残骸里刮下的有机质样本。
“别碰那个!”安娜突然甩出磁力锚钩,将即将触碰到荧光液体的维修机器人拽离三米。
那些液体在真空中凝成二十面体结构,每个切面都映出不同年代的星空——猎户座大星云正在其中一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
卢峰突然切断重力模拟系统,我们在失重状态下撞向舱顶。
他趁机将液氮导管插进生物芯片的甲状裂隙,我闻到了类似南极冰芯深处甲烷气泡破裂的气味。
倒计时数字在归零前最后两秒彻底黑屏,舱内所有显示屏同时亮起1977年海盗号接收到的原始信号图谱。
安娜突然剧烈咳嗽,面罩内侧结满六边形冰晶。
当她扯下左手手套时,我们看见皮肤表层浮现出银河系悬臂的投影——这正是十分钟前我在四维空间瞥见的脏器结构。
维修舱在此刻恢复常规范畴,但通风系统里持续传来植物根系生长的窸窣声。
“北京明白。”王伟的声音重新变得清晰,实践二十三号的红外影像显示其轨道震颤已平息,“我们调整了霍尔推进器的离子注入频率……”他身后的监测屏突然闪过木卫二冰层下的热源信号,那图案酷似我上周在NASA服务器里删除的异常光合作用图谱。
尤里的通讯请求在此时强行切入,他身后的和平号空间站机械臂正抓着一块扭曲的太阳能板:“清理完第聂伯火箭残骸时,我在钛合金蒙皮下发现了这个。”全息投影中浮现出半透明薄膜,上面密布着类似叶脉的神经网络——与安娜皮肤下的投影完全吻合。
当卢峰重启主控系统时,年轮状轨迹开始正向旋转。
但我在刷新后的深空监测图上注意到诡异的现象:所有已消失恒星的坐标点,此刻都标注着负数值的暗物质密度。
这让我想起安娜完成量子态操作时,舱内温度计显示的绝对零度误差值。
“上海佘山站的射电望远镜刚传来新数据。”卢峰将咖啡杯残片拼成六芒星形状,投影出增强后的星图。
那些悬浮在世界树胚胎周围的暗物质漩涡,此刻正以π/3弧度的相位差脉动,恰好对应人类大脑θ波的震荡频率。
维修舱突然响起三短两长的警报,安娜背后的星空投影开始像素化崩解。
当最后一块光斑熄灭时,我们同时听见了旅行者号金唱片里的脑电波录音——那是1971年某个受试者的δ波信号,此刻正与火星心跳的第八个缺失节拍完美共振。
我扶着舱壁站稳时,粘在指尖的荧光液体正在析出十二面体结晶。
卢峰用碎瓷片划开最后一道防火墙,主控台突然喷涌出无数星云状光点,将我们笼罩在银河系第三旋臂的投影中。
“重力锚定成功!”安娜的磁力靴重新吸附在地板上,她手套上的克莱因瓶血管已经褪成淡青色,“备用电源接入了国际空间站的β节点。”她说话时,面罩倒影里仍有细小的玛雅历法符号在游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