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补能成本,将在现有市场价基础上,上浮30%。”
当孟远向全球发布这则公告时,整个航运界都以为他疯了。
所有人都想涨价,但没人敢这么说。
这句“上浮30%”,在接下来几个月,成了业内最大的笑话和谈资。
几个月后,巴拿马籍货轮“先锋号”第一个吃了螃蟹。
它缓缓驶向那座矗立在太平洋中央,被讥讽为“海上妄想”的钢铁平台——“龙栖一号”。
船长办公室里,大副冲了进来,
“船长!账单出来了!”
他没有说别的,只是把一个数字戳到船长眼前。
【补能总成本:鹿特丹港的三分之一。】
无需任何多余的解释。
这串数字,对全球航运界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消息确认的瞬间,远新集团的对外通讯被彻底打爆。订单请求如洪水般涌入,挤垮了三台服务器。
所有人都意识到,一条新的黄金航线,不,是一个新的时代,诞生了。
一年后。
太平洋的“龙栖一号”,印度洋的“龙栖二号”,大西洋的“龙栖三号”。
三座钢铁坐标,将亚欧主航道牢牢钉死在新的能源版图上。
它们不再是国际航运业的选择,而是一个新标准。
无数货轮用船舵投票,绕开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传统港口,奔向“龙栖”网络。全球物流成本曲线,出现了历史性的下跌。
旧时代的巨头们终于感到了恐惧。
以传统能源为核心的港口联盟和石油寡头们,发起了最后的反扑。舆论战、专利诉讼、贸易壁垒……
所有手段用尽,却全部砸在了“龙栖”网络冰冷的成本数据上,被碾得粉碎。
但在绝对的经济规律面前,一切阴谋都苍白无力。
因此,当位于伦敦的国际海事组织决定,将那枚象征全球海事最高荣誉的“戴维·琼斯奖章”,史无前例地授予这位来自东方的颠覆者时,没有人感到意外。
他们只是在等待。
等待在这场万众瞩目的颁奖典礼上,新王与旧王,将如何完成最后的交接。
伦敦,国际海事组织总部。
聚光灯的温度炙烤着讲台,秘书长手捧纯金奖章,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是我们这颗蓝色星球,最伟大的——守护者!”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秘书长微笑着转身,准备将这枚全球海事的最高荣誉,挂上那个东方男人的胸前。
就在这时。
“我反对。”
一个冰冷生硬的声音响起,
掌声瞬间断流,只用了一秒,就一片死寂。
全场千百道目光,像被无形的线牵引,齐刷刷地转向嘉宾席前排。
一个男人缓缓站起。
西装的剪裁无可挑剔,银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他只是站在那里,就让周围的空气凝重了几分。
他胸前的铭牌说明了一切——
约翰·亨德森,标准雪神集团,执行主席。
旧能源帝国的君主。
秘书长的手停在半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记者席那边,快门声突然从规律地闪烁,变得疯狂而杂乱。
明天的头版头条,诞生了。
亨德森没有理会任何人,他的目光像钉子一样,钉在台上的孟远身上。
“秘书长先生,我尊重国际海事组织的决定。”
“但我绝不认同,将‘守护者’这么崇高的词,用在一个正在摧毁全球能源秩序、让数千万产业工人失业的……投机者身上!”
最后三个字,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稳定!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基石!而不是某个天才不负责任的狂想!”
台下,一片死寂。
不少人看向孟远,眼神里带着同情和紧张。这顶帽子太重了,正面反驳,就是与整个旧能源体系为敌。
但作为风暴中心的孟远,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他甚至连眉毛都没动一下。
【总算来了个像样的。】
【站在这里听半小时吹捧,领个奖牌就走,也确实无聊。】
他抬手,轻轻调整了一下立式麦克风的高度。这个微小的动作,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亨德森先生,下午好。”
“您提到的能源秩序和产业工人问题,非常重要。我完全理解您的担忧。”
台下响起一阵极轻的骚动。
他这是……服软了?
亨德森的嘴角,几乎无法察觉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但孟远下一句话,让那丝笑意冻结在了他的脸上。
“不过,您引用的数据,恐怕是上个季度的。”
孟远没有立刻解释,只是不急不缓地伸手,探入西装内袋。
所有人的心,都跟着他的动作提到了嗓子眼。
他拿出了一份文件,没有打开,只是用手指在封皮上轻轻敲了敲。
“我手里这份,是贵集团最重要的战略盟友,沙特主权财富基金,上周五提交给我的合作框架协议。”
发布会现场,顿时响起一阵倒抽冷气的声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