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等人见状,不禁驻足观看。仪式结束后,贾琏走上前去,向一位年长的茶农拱手作揖,微笑着说道:“老丈,您好。我等从内陆而来,对这高山茶甚是好奇,不知老丈可否为我等讲讲这茶的门道?”那老茶农抬起头,打量了众人一番,见贾琏举止不凡,言语谦逊,便停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说道:“几位客官客气了。咱这台湾高山茶,可是讲究得很呐。就说这茶树生长的地方,海拔高,云雾多,昼夜温差大,茶树吸收了天地灵气,长出的茶叶自然品质上乘。”
贾玉澜在一旁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老丈,那采摘茶叶可有什么特别的讲究?”老茶农哈哈一笑,说道:“公子问得好。这采摘茶叶啊,得看时节,还得挑鲜嫩的芽叶。像现在这个时候,正是采摘的好时候,只采一芽二叶,这样炒出来的茶,滋味才够纯正。”
贾巧也凑过来,好奇地问:“老丈,听闻台湾茶的制作工艺独特,不知与内陆有何不同?”老茶农挠挠头,思索片刻道:“姑娘有所不知,咱这高山茶制作,从采摘到成茶,工序繁琐。其中萎凋和发酵的环节,尤为关键,把握不好,这茶的味道可就差远喽。与内陆茶相比,咱这茶更注重保留茶叶的天然香气。”
王板儿在一旁一直默默听着,此时也开口问道:“老丈,那这茶叶采下来,得怎么保存才好?”老茶农耐心解释道:“这茶叶啊,得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不能受潮,也不能见光。最好用密封的罐子装起来,这样才能长久保持它的香气和口感。”
众人正与茶农交谈间,忽闻一阵悠扬的歌声传来,宛如黄莺出谷,婉转悦耳。贾玉澜顺着歌声寻去,只见茶园中有一女子,身着素色布裙,头戴斗笠,正轻盈地穿梭于茶树间,采摘茶叶。
贾玉澜不禁看得痴了,那女子觉察有人,转头看来,四目相对,女子脸上泛起红晕,宛如春日桃花。贾玉澜回过神来,忙上前作揖行礼,自报家门,说明来意。女子听闻,掩口轻笑,说道:“公子既是为茶而来,不妨随我去家中坐坐,家父对高山茶颇有研究,想必能解公子疑惑。”
贾玉澜欣然应允,随女子前行。不多时,来到一处古朴的宅第。女子引他入内,见过其父。那老者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听闻贾玉澜来自内陆,且对茶叶经营颇有心得,顿时谈兴大发。二人从茶叶的种植、采摘,到炒制、品鉴,无所不谈,贾玉澜获益匪浅。
此后几日,贾玉澜常来此处,与老者探讨茶艺,与那女子也渐渐熟稔。那女子名为阿诗玛,心灵手巧,不仅茶艺精湛,且擅长书画。二人情愫渐生,时常相约出游。
一日,风和日丽,贾玉澜与阿诗玛相约至一处海边。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海风拂面,带着丝丝咸意。贾玉澜与阿诗玛并肩漫步,贾玉澜深情地望着阿诗玛,说道:“阿诗玛,自与你相识,每日皆是欢喜。我常想起我们在海上的惊险遭遇,若不是那群海豚与海鸥引领,真不知会是怎样的结局。”
阿诗玛眼中满是好奇,说道:“玉澜公子,快与我讲讲,那究竟是怎样一番情景?”
贾玉澜便将航海途中遭遇狂风巨浪、大雾迷航、指南针失灵,以及海豚与海鸥出现引领船只避开漩涡的惊险经历,细细道来。阿诗玛听得入神,时而紧张得捂住心口,时而为他们化险为夷而庆幸。
待贾玉澜讲完,阿诗玛微笑着说道:“玉澜公子,这海豚与海鸥啊,在我们这儿可是有传说的。我们附近这片海域,时常有船只迷失方向,而每当危急时刻,总会有海豚与海鸥出现,为船只指引方向。久而久之,当地居民便都相信,这海豚与海鸥是海神派来的使者,专门庇佑在海上航行的人们。所以啊,我们对待海鸥和海豚都非常友好,从不会伤害它们。若是出海遇见,还会撒些食物喂它们呢。”
贾玉澜听闻,感慨道:“原来如此,此番经历,当真是奇遇。想必是海神庇佑,让我们平安抵达。”
又一日,阿诗玛在书房作画,描绘着茶园的美景。贾玉澜在一旁静静观看,见她专注的神情,忍不住轻轻握住她的手,说道:“阿诗玛,你笔下的茶园,栩栩如生,正如你一般,灵动而美好。”阿诗玛脸颊绯红,微微低头,说道:“公子谬赞了,只是随心而画罢了。”
然而,阿诗玛之父,起初并不看好这段感情。他深知内陆家族规矩繁多,门第观念深重,恐女儿嫁过去受委屈。阿诗玛见父亲反对,心中焦急万分,她对贾玉澜情真意切,怎能割舍这份感情。于是,她每日在父亲面前软磨硬泡,诉说自己对贾玉澜的深情。见父亲不为所动,阿诗玛甚至以死相逼,泪流满面地说道:“阿爹,若不能与玉澜在一起,女儿也不想活了。”阿诗玛之父最疼爱女儿,见她如此执着,心中虽有不舍,却也无奈,最终只得点头答应。
阿诗玛之父为表诚意,邀请贾玉澜、贾琏来家中商量。席间,阿诗玛之父表明对贾玉澜的赏识,有意将女儿许配与他。贾琏心中为难,只得端起酒杯,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老丈,小侄深知您对玉澜的看重,玉澜能得您青睐,实乃他的福气。只是小侄刚刚也与玉澜说过,这婚事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侄虽为玉澜的伯父,却也不敢擅自替他应下这门亲事。此事还需回府与玉澜父母商议,还望老丈体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