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低着头,声音哽咽:“可那血祭……”
“血祭之事,”诸葛亮沉吟片刻,最终还是决定透露部分真相,“星文上说,需献祭者自愿才行,且献祭的并非无辜之人,而是与龙凤剑有血脉共鸣的守护者。到那时,是否献祭,由他自己决定,任何人都不能强迫。”
魏延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真的?”
诸葛亮点头:“星文从不欺人。”
魏延长舒一口气,对着诸葛亮深深一拜:“末将鲁莽,险些坏了大事,请先生责罚。”
诸葛亮微微一笑:“责罚就不必了,只是往后遇事,还需多几分冷静,少几分冲动。”他望向密墟深处,那里的星文卷正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仿佛在催促他们尽快找到龙凤剑,“当务之急,是派人前往地球星轨的嵩山,找到龙凤剑。”
第四节 血祭预言 残文暗藏末世兆
密墟的血腥味与星髓胶的清苦气息交织在一起,在九门的能量流中缓缓弥漫。魏延兵变虽已平息,但地面上残留的刀痕与血迹,仍无声地诉说着刚才的冲突。诸葛亮坐在青凤门的基座上,面前摊开的星文卷泛着柔和的白光,将他的侧脸映照得忽明忽暗,鬓角的白发在光线下格外醒目。
“军师,”赵云递过一壶星髓酒,酒液在壶中泛着淡淡的金光,“魏延将军已按您的吩咐,带着亲兵去加固密墟的防御工事了。他说……若找到龙凤剑后需要血祭,他愿第一个报名。”
诸葛亮接过酒壶,却没有喝,只是轻轻摩挲着壶身上的龙凤纹:“文长是个直性子,有错便认,有过便改,是员难得的猛将。只是这血祭,并非谁想替就能替的。”他将酒壶放在星文卷旁,壶中的酒液透过透明的壶壁,在卷上的“双生血脉”四字上形成一道折射光,“归位者的星文中,‘双生血脉’指的是同时拥有归位者与华夏先民基因的后裔,也就是我们这些人。但星文特别注明,需与龙凤剑有‘直系共鸣’,这意味着……”
他没有说下去,但赵云与侍立一旁的姜维都明白了其中的含义。龙凤剑是刘备先祖所铸,与刘氏血脉相连,所谓的“直系共鸣”,必然指向刘氏宗亲。
“难道……要让后主(刘禅)来做献祭者?”姜维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想起那个在西川深宫中度日的年轻君主,虽算不上雄才大略,却也绝非贪生怕死之辈,“可后主从未经历过星轨战阵,如何能承受创世之火的能量冲击?”
诸葛亮的目光落在星文卷上刘备先祖的画像上,画像中的先祖手持龙凤剑,剑身上的血迹与创世之火的光芒融为一体。他轻轻叹了口气:“星文卷上说,献祭者需‘心志纯一,与创世之火共鸣’,后主……或许真的合适。”
他想起刘禅小时候,自己曾带他观星,这孩子对星辰的感应远超常人,甚至能说出某些星轨的名字,而那些名字,正是归位者星图上的标注。当时只当是童言无忌,如今想来,或许是刘氏血脉中的归位者基因在作祟。
赵云握紧了龙胆亮银枪,枪杆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让他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军师,或许……还有别的办法?比如找到破解血祭的星文?”
诸葛亮摇头,将星文卷翻到最后一页,那里的星文与八音盒底座的星文完全拼接,组成一句完整的预言,用华夏篆书清晰地写着:“当暗影钟响,光明必以血祭,献祭者需为双生血脉,以己为薪,燃尽虚视之魂,方得破双生之缚,魂归星轨。”
“魂归星轨……”姜维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也就是说,献祭者并非魂飞魄散,而是……回归宇宙的本源?”
“或许吧。”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他宁愿相信这是星文的安慰之词,“归位者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能量的聚合,所谓死亡,不过是能量回归宇宙的循环。但对我们而言,失去便是失去了。”
石门前陷入长久的沉默,只有九门的能量嗡鸣在空气中震荡,像是在为未来的献祭者奏响哀歌。远处传来星鲸的长鸣,空灵而悲怆,与密墟的能量频率产生奇妙的共鸣。
就在此时,通道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曹昂与孙权带着几名亲卫走来,甲胄上还沾着星尘的痕迹——他们刚巡查完浮城的外围防御。看到密墟中的狼藉,两人皆是一惊。
“孔明先生,这是……”曹昂指着地面上的血迹,眉头紧锁。
诸葛亮简要说明了魏延兵变的经过,隐去了血祭的细节,只说是因“灭世钟”的传言而起。曹昂与孙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不瞒先生,”孙权率先开口,手中的蓝宝石权杖轻轻敲击着地面,杖尖的能量纹与密墟的星文产生共鸣,“建业号的士兵中也有类似的传言,说双生浮城共振时会引发星轨崩塌,不如趁暗影浮城未到,先毁掉光明浮城的能量核心,以绝后患。”
“仲谋兄说笑了。”诸葛亮摇头,将星文卷上的双生浮城轨迹图展示给两人,“光明浮城的核心与第七星轨的地脉相连,毁掉它,整个星轨都会崩塌,我们将无处可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