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的深冬总带着几分湿冷,“香道传承学院”的庭院里,那丛“宋梅”蕙兰已褪去了夏日的繁茂,墨绿的叶片上凝着薄薄的霜花,却依旧挺拔。叶听晚裹着厚厚的羊绒披肩,正蹲在兰圃边,将“兰因原液”与温水混合,沿着盆边缓缓浇下——这是母亲穆仙凤在“香事杂记”里记载的“冬养兰法”,能让兰草在低温中保持生机,为来年春天的绽放蓄力。
“妈妈,方爷爷说今天要做‘兰因守岁香’,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呀?”团团穿着红色的小棉袄,举着一个绣着“福”字的香囊跑过来,小脸上满是期待。再过一周就是春节,按照学院的传统,每年除夕前都要制作“守岁香”,今年更是要融入“兰因”的气息,为新年增添一份特殊的仪式感。
叶听晚笑着起身,帮儿子理了理歪掉的围巾:“等沈叔叔把松针和柏叶送来,我们就开始。今年的‘兰因守岁香’,还要加入你最喜欢的向日葵籽粉,好不好?”
团团用力点头,立刻跑到门口张望。没过多久,沈询就提着两大袋新鲜的松针和柏叶走进来,袋子上还沾着山林的露水:“这是凌晨去西山采的,松针带着晨雾的湿气,柏叶的香气也最足,正好用来做守岁香的基底。”
方清源也随后而至,手里捧着一个古朴的铜制香炉和一包陈年沉香:“这香炉是仙凤当年用过的,用它来窨制守岁香,能让兰香与沉水香更好地融合。”老道士的眼神落在兰圃里的“宋梅”上,又补充道,“等香做好了,我们在兰圃边燃一炉,也算给仙凤的在天之灵,送份新年的念想。”
叶听晚接过香炉,指尖触到冰凉的铜壁,忽然想起小时候过年,母亲也是这样,在庭院里燃一炉沉香,抱着她讲述兰草的故事。那些温暖的记忆,如今都化作了手中的香气,在岁月里静静流淌。
制作“兰因守岁香”的过程繁琐却充满温情。叶听晚负责将松针、柏叶剪成碎末,沈询用石臼研磨陈年沉香,方清源则指导团团将向日葵籽粉与“兰因”精油按比例混合。工作室里,松针的清新、柏叶的醇厚、沉香的绵长与兰香的清冽交织在一起,渐渐弥漫了整个空间,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要按顺时针方向搅拌,这样香气才会圆融。”方清源握着团团的小手,教他混合香料,“你妈妈小时候,你外婆也是这样教她的。”
团团学得格外认真,小脸上沾了些许绿色的柏叶碎末,却专注地盯着手中的木勺,仿佛在完成一件神圣的使命。叶听晚看着这一幕,眼眶微微发热——母亲的技艺与心意,正以这样温暖的方式,在三代人之间传递。
就在守岁香即将完成时,季晴带着一个惊喜走进来:“听晚,基辅的莉娜和伊万给你寄新年礼物了!还有全球香盟各国分会的贺年信,都放在客厅了。”
叶听晚放下手中的香料,快步走到客厅。茶几上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包裹——肯尼亚分会寄来了手工编织的乳香挂饰,巴西分会送来了雨林草药制作的祈福香包,印度分会则寄来了刻着“兰因”纹样的檀香木牌。最显眼的是莉娜和伊万的包裹,里面装着两个用羊毛绣的乌克兰传统玩偶,玩偶手里还拿着迷你的“兰因香包”,旁边附了一张手写的贺卡,用拼音歪歪扭扭地写着:“叶阿姨,新年快乐!我们明年春天来看你和兰花!”
“妈妈,我们也给他们寄新年礼物吧!”团团抱着玩偶,仰着小脸说,“把我们做的‘兰因守岁香’寄给他们,让他们也能闻到新年的味道。”
叶听晚笑着点头,立刻找出精致的锦盒,将刚做好的守岁香装进去,又附上一包新的“兰因”种子和团团画的新年贺卡。当包裹寄出时,团团还在快递单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旁边写着:“祝莉娜和伊万新年快乐,天天开心!”
除夕当天,“香道传承学院”张灯结彩,红灯笼挂满了庭院的树枝,兰圃边也挂起了串串彩灯,将“宋梅”蕙兰映照得格外雅致。叶听晚穿着一身红色的中式旗袍,正和沈询一起贴春联,方清源则在客厅里摆放供品,准备祭拜穆仙凤的牌位。
“仙凤,今年的守岁香做好了,用了你教的法子,还加了晚晚和团团的心意。”方清源点燃一炉守岁香,袅袅青烟中,他轻声说道,“晚晚把‘兰因’做成了非遗,你当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叶听晚走到牌位前,深深鞠了一躬,将一碟刚做好的“兰因蜜膏”放在供桌上:“妈妈,新年快乐。今年我们有很多新朋友,他们都喜欢‘兰因’的香气,也喜欢您留下的故事。明年春天,我们还要种更多的兰花,让兰香飘得更远。”
团团也跟着鞠躬,奶声奶气地说:“外婆,我今年学会做守岁香了,以后每年都给您做,还会把香包寄给基辅的朋友,让他们也知道外婆的厉害!”
祭拜结束后,四人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满了融合了香气的年夜饭——“兰因葵花酥”酥脆香甜,“兰因蜜膏”抹面包清新爽口,还有用“兰因薄荷露”调制的饮品,清冽解腻。窗外烟花绽放,屋内香气弥漫,温馨的氛围让这个除夕格外温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