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端起面前的玉杯,指尖摩挲着杯沿,目光落在李瑛身上,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过两日,朕要亲自前往东都洛阳巡视,长安的大小政务,便由你留京监国。”
“监国”二字如两颗石子投入李瑛心湖,激起千层浪。他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错愕——自开元三年被立为太子以来,父皇虽让他参与过些许朝议,却从未将监国之权交托于他。
这份突如其来的重任,非但没让他感到欣喜,反倒像一块烫手山芋,烫得他脊背发凉。
他慌忙叩首,声音带着几分真切的惶恐:“父皇,儿臣才疏学浅,恐难担此重任,万一处置失当,耽误了国事……”
“此事已定,无需多言。”李隆基眉头一蹙,语气陡然转厉,带着帝王不容置喙的决断,
“你是太子,是国之储君,打理朝政本就是你的本分,如今正好借此历练一番。”
李瑛还想再劝,眼角余光却瞥见斜对面的李林甫——这位当朝宰相正端着酒杯,嘴角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那笑容落在李瑛眼里,像一根细针,刺得他心头发紧。
他瞬间明白过来,父皇此举绝非简单的“历练”,更像是一场试探,一场裹着蜜糖的考验。
他哪里知道,李隆基此刻心中正盘桓着李林甫前日的进言。彼时李林甫躬身立于兴庆宫,声音压得极低:
“陛下,太子久居东宫,朝野间偶有流言,称其对储位之事心存疑虑。
此次东都之行,不妨让太子监国,一来可显陛下对储君的信任,二来……也能看看太子是否真有担当。”
这话正戳中了李隆基的心事。他靠兵变登基,对权力的掌控欲远超常人,即便是亲生儿子,也难免多几分猜忌。
让李瑛监国,既是给外界一个“父子相得”的假象,也是暗中观察太子是否有越界之心的好机会。
李瑛跪在地上,指尖深深掐进掌心,喉咙里像堵着一团棉絮,半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来。
他只能重重叩首,声音带着几分认命的沉郁:“儿臣……遵旨。”
席间众人听着父子间的对话,神色各异。鄂王李瑶与光王李据交换了一个担忧的眼神,
而寿王李瑁则垂着眼帘,看似平静,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带——他隐约觉得,
这场看似寻常的庆功宴,正悄然涌动着不寻常的暗流。
喜欢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