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尧的投影点了点头,接口道:“没错。根据我们最新的情报,首映当晚我们成功拦截和清除了他们的干扰后,‘遗物会’在明面上的活动确实陷入了沉寂。但他们外围的资金流动和人员调动并未停止,反而更加隐蔽。有几个与他们有牵连的离岸空壳公司,近期有异常的资金汇入,去向不明。他们像是在舔舐伤口,重新评估,并策划下一次行动。”
王越泽补充道:“网络上的负面声音几乎被好评淹没,但我监测到一些非常隐蔽的、加密等级极高的通讯频道里,仍有针对影片技术细节和概念来源的讨论,语气充满不甘和……好奇。他们似乎转变了策略,从破坏转向了更深入的‘研究’我们,或者说,研究影片中触及的那些概念。”
纪怜淮安静地听着,成功带来的喜悦渐渐被一种更沉重的责任感所取代。她想起幽稷之前提到的“水底下的暗流”,看来确实如此。
“影片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无法,也不应该去控制所有的讨论。”冰见薰冷静地分析,“我们的重点是做好后续的发行、宣传,并保护好我们的核心团队,尤其是怜淮。”她看向纪怜淮,“怜淮,你现在是全球瞩目的焦点,你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未来一段时间的公开活动,必须经过最严格的安全评估。”
纪怜淮点了点头:“我明白,冰见女士。”她顿了顿,开口道,“导演,郁先生,我有个想法。影片引发的关于文明记忆和共情的讨论,是很有价值的社会议题。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以影片的名义,发起或支持一些相关的学术研究或公益项目?比如,资助对濒危文明遗产的保护,或者推动对宇航员、考古工作者等长期处于极端孤独环境下人群的心理关怀研究?这样既能让影片的社会价值延伸,或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正面引导舆论,对冲掉一些潜在的负面解读。”
西园寺导演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很好的建议,怜淮。艺术最终要回馈社会。这件事可以让冰见牵头,与专业的基金会合作来推进。”他看向郁尧,“郁先生,这方面可能需要基石厅提供一些资源和渠道上的支持,确保项目的纯粹性和安全性。”
郁尧应承下来:“没问题,这是好事,基石厅会全力配合。”
会议结束后,纪怜淮没有参加后续的庆祝活动,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公寓。巨大的成功让她感到一丝虚幻的疲惫。她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车水马龙、因为《星骸之语》而更加璀璨的千禧城,心中却异常平静。
“啧,外面吵翻天了,你倒是挺淡定。”幽稷的意念懒洋洋地响起,打破了室内的寂静。
纪怜淮微微一笑,在心中回应:“可能是因为……最艰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了吧。而且,有你在,我觉得安心很多。”这是她的真心话。
“哼,少拍马屁。”幽稷的语气依旧傲娇,但纪怜淮能感觉到一丝微妙的受用感,“不过,你们这帮凡人这次捣鼓出来的东西,确实有点意思。那些消散的意识残响,经过你们的编织,居然能引动这么多同频的共鸣……倒是让本座对‘集体意识场’的某些特性,有了点新的观察角度。”
纪怜淮心中一动:“集体意识场?”
“一种粗略的说法。”幽稷似乎懒得详细解释,“就是无数个体意念交织形成的……嗯,类似于背景辐射的东西。平时杂乱无章,但遇到足够强的、契合的‘引信’,就能产生大规模的共振。你们的电影,某种程度上就成了这样一个‘引信’,点燃了不少人心里对类似问题的思考。这种能量波动,挺清晰的。”
幽稷的话总是带着一种超越人类认知的视角,让纪怜淮感到新奇又深奥。“那……这种共振,是好事吗?”
“无所谓好坏。”幽稷淡漠地说,“就像风吹过水面,自然会起涟漪。不过,这种大规模的正面共鸣,确实能暂时净化一下那些污浊的负面意念,让环境‘清爽’一点。对你们凡人来说,大概算好事吧。”
正说着,纪怜淮的加密通讯器收到了一条信息,是王越泽发来的。点开一看,是一份简洁的报告摘要。报告显示,基石厅的技术团队在对首映当晚被“清理”掉的无人机和信号源残骸进行深度分析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那些设备的某些核心元件,其制造工艺和材料特性,与当前人类最顶尖的科技水平存在细微但关键的代差,更接近于一些理论上存在但尚未实现的技术蓝图。而且,在这些元件内部,检测到了一种极其微弱的、非标准的能量残留印记,这种印记与之前王越泽分析出的那个“高维谐振频段”有某种同源性。
“果然不是寻常势力。”王越泽在信息最后附言,“他们的技术储备,可能部分来源于……非人类的源头,或者极其超前的秘密研究。务必小心。”
纪怜淮将这份报告的内容在脑海中分享给了幽稷。
“意料之中。”幽稷的意念没有丝毫意外,“那种粗糙的能量运用方式,本身就带着一股……不属于这个文明阶段的‘味道’。像是小孩子在挥舞一件不属于自己的危险玩具。看来,躲在后面的家伙,比你们想象的还要麻烦一点。不过,玩具终究是玩具,在真正的力量面前,不值一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