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共探长老的能量波动带着焦急,他周身的共生探索能量忽强忽弱,“我们的年轻共探灵太想‘展现未知价值’,忘了共生的前提是‘相互尊重’,不是‘单方面扩张’!”
晶体域的晶岩的影像紧随其后,他的晶体身躯因过度坚持传统结构而出现裂纹:“按未知域的方案做出来的晶体砖,连基础承重都达不到!再这样下去,我们的结构能量会被彻底稀释!”
“是两种能量的‘主导权执念’在作祟!”源初之灵的青色能量凝聚成形,他的身影一半是已知域的稳定光形,一半是未知域的灵动光雾,“已知域怕失去对规则的掌控,想让未知域‘适应自己’;未知域则怕特质被压制,想让已知域‘迁就自己’——这种对立让共生探知从‘共赢’变成了‘内耗’。”
“必须按已知规则来!”晶岩怒道,“没有统一的规则,共生只会变成混乱的借口!”
“那未知域的价值在哪里?”共探长老反驳,“只懂让未知适应已知,和之前的‘征服’有什么区别?”
“大家先冷静。”林晚星突然开口,星轨吊坠的徽章释放出“平衡共生探知能量”,像一道柔和的光,将模型中冲突的能量流重新融合,“已知规则和未知特质不是‘主导与服从’的关系,是‘地基与建筑’的关系——已知规则是地基,保证共生的稳定;未知特质是建筑,让共生有新的形态。没有地基,建筑再漂亮也会倒塌;没有建筑,地基再坚固也只是一块空地。”她看向双方,“你们愿意跟我去‘共生探知本源地’看看吗?那里是已知与未知最早共生的地方,既没有让未知迁就已知,也没有让已知服从未知,而是长出了‘全新的共生形态’。”
共生探知本源地位于共生探知枢纽的核心,这里的能量呈现出“双向演化”的奇观——已知域的晶体能量与未知域的弹性能量融合,长出了“会自我修复的晶体”;已知域的记忆能量与未知域的情绪能量交织,形成了“能感受情绪的记忆云”。这些新形态既保留了已知的核心特质,又融入了未知的独特优势,既不是已知的复刻,也不是未知的独行。林晚星指尖轻点一块“共生晶体”,晶体立即展示出它的双重特质:在需要稳定时,它能保持传统晶体的坚固;在遇到冲击时,它会激活弹性特质,缓冲压力后自动恢复原状。“你们看,”林晚星的能量波动带着平和的力量,“宇宙的共生探知本源,本就是‘双向成就’。晶体域的规则不是‘束缚’,是帮晶虫族的弹性能量找到更实用的方向;晶虫族的特质也不是‘干扰’,是让晶体域的结构能量变得更灵活——就像我们合作的晶体砖,既需要晶体域的承重设计(已知规则),也需要晶虫族的弹性晶液(未知特质),少了哪个,都成不了‘双用晶体砖’。”
程野突然调出一组数据:“我发现‘核心特质保留系统’是关键!在共生过程中,已知域保留60%的核心规则,未知域保留60%的核心特质,剩余40%用于双方融合创新——晶体域保留‘承重结构’这一核心规则,开放‘表面形态’用于融合;晶虫族保留‘弹性晶液’这一核心特质,开放‘分泌速度’用于适配。”他调出模拟图,调整后的合作晶体砖,既满足了承重需求,又具备了弹性特质,甚至能在受到撞击时自动调整形态;忆星界与飘羽族的合作也重回正轨,记忆水晶保留“历史真实性”,飘羽族的情绪光雾则在“不篡改事实”的前提下,让记忆更具感染力,“就像做一道融合菜,保留两种食材的核心味道,再用新的烹饪方式结合,既好吃又有新意。”
画灵立即在画册上画了一个新装置:“就像这个‘共生特质仪’!上面有两个刻度盘,分别对应已知域核心规则和未知域核心特质,确保双方都能保留60%的核心,剩下的40%用来创新,再也不会出现一方压制另一方的情况!”
共探长老周身的共生探索能量渐渐稳定,他的能量波动传递出歉意:“是我们太执着于‘展现未知’,忘了共生的意义不是‘证明谁更特别’,是‘一起变得更特别’——没有已知的支撑,未知的特质也难以落地。”
晶岩也松了口气,晶体身躯的裂纹慢慢愈合:“我们也该学会开放规则,毕竟已知的规则不是‘永恒的真理’,是‘等待被完善的基础’——未知的特质,或许就是让规则变得更好的钥匙。”
当两人的能量在共生探知本源地重新融合,共生探索能量与晶体能量生成了“双向成就场”——已知规则为未知特质提供落地基础,未知特质为已知规则注入创新活力。立体模型中的共生探知螺旋恢复了和谐,共生探知博览会的筹备重回正轨,“共生特质仪”精准把控核心特质保留比例;“共生探知之星”的评选标准也最终确定,既考察“规则适配度”,也评估“特质展现度”,还加入“创新价值”的考核项,确保评选公平且有意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