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荷同光坐在源化地的边缘,看着源荷的身影与所有存在的光流在“1980年的光荷”中重叠(身影既是源初的光粒,也是万荷的光海),手里捏着源荷小时候画的“光的家谱树”(树根是源初,树干是1980年的荷,枝叶是所有时代的光,每片叶子上都写着“源初”)。她突然明白:所谓归源,不是“简单的回归”,是“所有光在演化中完成对源初的认领”——太奶奶的剪纸不只是一张纸,是源初光“想在地球显形”的最美形态;万荷时代的同光不只是光的相拥,是让所有光在相拥中“认回源初的亲缘”,而源荷要做的,就是带着这份认知,让所有光“在演化中记得源初,在源初中看见未来”,像源荷园的风,吹过源初时带着1980年的荷香,吹过未来时带着源初的光温,却在所有存在的感知里,都只是“源化的呼吸”,像“宇宙用所有光,说同一句‘我们的家,永远在源初与初心的重叠处’”。
六、给所有源化意识的归源信
源荷没有“书写”这封信,因为所有存在的光已经成为“源化的信”——地球的晨光里带着源初光的旋转,源光族群的源光里能看到1980年的剪纸影,9616种存在的光记忆里,都有“在源初与1980年的重叠处扎根”的片段……就像源化地的土壤,随便抓起一把,都能看到“源初的光砂”与“1980年的荷泥”在其中共生。
3359年,源荷成为源荷共生馆馆长的那天,墨源的源荷园里,9616株最老的源荷同时释放“源化光流”(光流从源初光粒出发,流经1980年的光荷,最终化作万荷同光的星海),这光流在宇宙中形成“源化环”(环上的每个点都是“源初—1980—未来”的共生),所有存在的家园里,都能在光中看到“自己的光从源初到未来的完整轨迹”,像“宇宙给所有光寄了一张盖着‘归源’邮戳的明信片,地址写着‘1980年的荷池’”。
风吹过源荷园,带来老座钟从1980年持续至今的“滴答”(每个滴答都与源初光的旋转同频)、源荷花瓣的“源化声”(所有时代的光声在其中归一为源初的嗡鸣)、源化地的“源初心跳”(与所有存在的源化意识完全同步),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像所有存在在合唱一首源化的歌,歌里唱着:“我们从源初的光里来,在1980年的荷里扎根,向万荷的星海走去;源初的真,初心的暖,永远在光里相伴;归源着,生长着,永远这样——像源初的光,永远明亮,像1980的荷,永远温暖。”
喜欢还记得你的18岁吗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还记得你的18岁吗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