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楚点点头,吹灭了桌上的油灯。
房间里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狗吠。
天还没亮透,渭城就已经醒了。
驿站的院子里传来店小二劈柴的声音,还有早起的客人咳嗽的声音。
阿楚和晏辰简单洗漱了一下,下楼吃了点东西。
刚把碗筷放下,就看见马士襄背着个手,从外面走了进来,眼圈有点发黑,像是一夜没睡。
“老马将军,早啊。”晏辰主动打了个招呼。
老马看了他们一眼,点了点头,没说话,径直走到柜台前,拿起一个账本翻看着。
阿楚凑到晏辰耳边:“你说咱要不要跟老马告别一下啦?”
晏辰想了想:“算了吧,咱跟他也不熟,悄咪咪走了就行。”
两人付了钱,背着简单的行李,走出了驿站。
渭城的城门已经开了,几个守城的士兵打着哈欠,检查着进出的行人。
“咱咋去长安啊?走路去?那得走到猴年马月。”阿楚看着城外漫长的土路,有点发愁。
晏辰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商队:“跟他们搭个伴呗,看看能不能蹭个车。”
两人走到商队旁边,找到领队的那个中年男人。
“这位大哥,我们想跟你们一起去长安,能不能搭个车?我们付钱。”晏辰笑着说道。
领队上下打量了他们几眼,又看了看他们的行李,犹豫了一下:“你们俩是干啥的?去长安做啥?”
“我们是做小生意的,去长安进货。”阿楚赶紧接话。
领队想了想,点了点头:“行吧,正好还有辆空车,给十文钱就行。”
晏辰爽快地付了钱,两人跟着商队上了路。
马车摇摇晃晃,走得很慢。
阿楚靠在车壁上,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你说宁缺现在到哪儿了啦?”
“估计快到长安了吧,他骑的是快马。”晏辰从包里掏出个苹果,擦了擦递给阿楚,“吃个苹果,解解闷。”
阿楚接过苹果,咬了一口:“还是你想得周到啦。”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说着《将夜》里的各种人物和剧情。
商队走得很慢,白天赶路,晚上就在路边的驿站或者小镇歇脚。
走了大概半个月,远远地已经能看到长安的影子了。
那巨大的城墙像是一条沉睡的巨龙,横亘在平原上,气势恢宏。
“我的天,这长安也太壮观了吧啦!”阿楚扒着马车的窗户,眼睛瞪得溜圆。
晏辰也看得直点头:“这才叫大城市,比渭城气派多了。”
商队慢慢靠近城门,排队等着进城。
城门口的守卫检查得很严,一个个盘查身份。
轮到阿楚和晏辰的时候,守卫上下打量了他们几眼,眼神在他们的穿着上停留了很久。
“你们俩是啥人?从哪儿来的?”守卫的声音很严肃。
“我们是从渭城来的,做小生意的。”晏辰赶紧说道。
守卫皱了皱眉:“做小生意的穿成这样?”
阿楚心里咯噔一下,怕被当成奸细,赶紧解释:“我们这是家乡的特色服装啦,不是故意穿成这样的。”
守卫显然没听过这种说法,狐疑地看着他们。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人走了过来,看样子是个小吏。
“咋回事?查个进城的还这么慢?”小吏不耐烦地问道。
守卫赶紧把情况说了一下。
小吏看了看阿楚和晏辰,又看了看他们的行李,挥了挥手:“行了行了,让他们进去吧,别在这儿耽误时间。”
守卫虽然有点不乐意,但还是放他们过去了。
阿楚和晏辰松了口气,赶紧跟着商队进了城。
长安城里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热闹。
宽阔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
路上的行人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有穿着锦袍的富人,有穿着粗布衣服的平民,还有挎着刀剑的江湖人士。
“我的天,这也太热闹了吧啦!”阿楚看得眼睛都直了。
晏辰也看得兴致勃勃:“这才是大唐朝的都城,气派!”
两人跟着商队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商队要往另一个方向走了。
“我们就在这儿分开吧,谢谢大哥了。”晏辰跟领队打了个招呼。
领队点了点头,带着商队走了。
阿楚和晏辰站在路口,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有点不知所措。
“咱现在去哪儿啦?”阿楚问道。
晏辰想了想:“先找个地方住下,然后去书院瞅瞅,看看能不能混进去。”
两人找了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客栈住下,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往外跑。
书院在长安城的南边,离他们住的地方有点远。
两人一路打听着,慢慢往那边走。
路上经过一个茶馆,里面传来说书先生的声音,正讲着书院的故事。
“要说这世间最厉害的地方,那得数咱们长安城的书院!”说书先生唾沫横飞,“书院的夫子,那可是活了上千年的老神仙,弟子遍布天下,个个都是厉害角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