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撤军后的第三日,镇边关笼罩在一片浓重的晨雾中。砺锋山的轮廓隐没在白茫茫的雾气里,沧澜河的水声被雾霭削弱,只剩隐约的呜咽。沐云帆披着玄铁甲胄,站在关墙之上,指尖触到冰冷的垛口,上面还残留着前日厮杀的血痕。
“将军,俘虏审讯有结果了。”秦风快步登上关墙,声音压得极低,“据招供,北狄可汗此次攻城只是佯攻,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掩护细作潜入关内,寻找沧澜河上游的水源枢纽,想要投毒断我军水源。”
沐云帆心中一凛,目光扫过雾中的沧澜河:“水源枢纽在何处?细作有何特征?”
“枢纽在砺锋山深处的寒泉谷,是关内所有井水和溪流的源头。”秦风递上一份供词,“俘虏说,细作共有十人,都穿着我军军服,左臂内侧刺有微型狼头印记,随身携带的水囊里藏着‘腐心散’,此毒无色无味,入水能让饮用者三日之内心腹腐烂而亡。”
沐云帆握紧破阵刀:“立刻传我命令,封锁寒泉谷,派麒麟卫严密排查所有入关士兵,核对身份文牒,重点检查左臂有无印记。另外,通知全军暂停饮用河水和井水,改用苏大人送来的净水药粉过滤,所有水源地派专人看守。”
“末将领命!”秦风转身离去,脚步声很快消失在雾中。
沐云帆望着雾中隐约的砺锋山,心中泛起不安。寒泉谷地形复杂,林木茂密,此刻雾气浓重,正是细作行动的绝佳时机。他当即下令:“赵校尉,你留守关城,我带五百麒麟卫前往寒泉谷,务必在细作投毒前截住他们!”
赵峰连忙劝阻:“将军,雾太大了,山路崎岖,恐有埋伏!不如等雾散后再出发?”
“来不及了。”沐云帆翻身上马,“腐心散发作极快,若让他们得手,全军将士危在旦夕。”说罢,他一抖缰绳,黑马踏着晨雾朝着砺锋山疾驰而去,五百麒麟卫紧随其后,马蹄声在雾中踏出沉闷的回响。
砺锋山的山路果然险峻,雾气中能见度不足五尺,脚下的碎石湿滑,稍不留神便会坠入山涧。沐云帆放慢速度,让麒麟卫结成搜索阵型,沿途留意可疑踪迹。行至半山腰时,一名麒麟卫突然低声道:“将军,前面有血迹!”
沐云帆勒住马,借着雾中的微光望去,只见山道旁的草丛里躺着一名士兵的尸体,身上穿着镇边关守军的军服,脖颈处有一道致命刀伤,左臂内侧果然没有狼头印记——显然是被细作杀害后夺走了军服。
“细作已经过去了。”沐云帆眼中闪过冷意,“加速前进,务必在他们抵达寒泉谷前拦住!”
队伍加快速度,朝着寒泉谷疾驰。雾气渐渐稀薄,前方隐约传来水流声,寒泉谷已近在眼前。就在这时,两侧山林中突然射出密集的弩箭,雾气中冲出数十名身着北狄服饰的武士,手持弯刀朝着队伍冲来。
“有埋伏!”沐云帆挥刀格挡,弩箭被刀刃劈成两半,“列阵迎敌!”
麒麟卫迅速结成防御阵型,长刀交错,将北狄武士挡在阵外。沐云帆策马冲出,破阵刀横扫而过,三名武士应声倒地。他很快发现,这些武士的刀法与之前攻城的北狄士兵不同,更加狠辣诡谲,显然是北狄可汗精心培养的死士。
“缠住他们,别让他们去寒泉谷!”沐云帆高声喊道,同时注意到有两名武士趁乱朝着谷内冲去,“秦风,带人去追!”
秦风立刻带领二十名麒麟卫,朝着寒泉谷方向追去。沐云帆则留在原地,与剩余的北狄死士缠斗。破阵刀在雾中划出冷光,每一刀都精准命中要害,可北狄死士悍不畏死,即使重伤也依旧扑上来拼命,一时间难以脱身。
寒泉谷内,两股清泉从山壁涌出,汇聚成溪流顺着山谷流下。两名细作正蹲在泉边,想要打开水囊中的腐心散,突然听到身后传来马蹄声,回头便见秦风带着麒麟卫疾驰而来。
“不好,被发现了!”一名细作立刻掏出腐心散,想要扔进泉中。秦风眼疾手快,抬手射出一支短弩,正中其手腕,腐心散掉落在地,摔成粉末。
另一名细作拔出弯刀,朝着秦风冲来,却被麒麟卫围上前,数刀齐下,当场毙命。秦风捡起地上的腐心散粉末,凑近鼻尖闻了闻,只觉一股淡淡的腥气,果然无色无味,若不是及时阻拦,后果不堪设想。
解决完两名细作,秦风立刻带人返回支援沐云帆。此时沐云帆已斩杀大半北狄死士,剩下的几名也已是强弩之末。看到秦风归来,沐云帆心中一松,破阵刀再次发力将最后一名死士斩杀。
“将军,寒泉谷的细作已被斩杀,水源安全!”秦风上前禀报。
沐云帆点头,目光扫过地上的尸体:“清点人数,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另外,仔细检查这些死士,看看有无其他线索。”
清点完毕,五百麒麟卫伤亡三十余人,北狄死士全数被歼,却并未发现左臂有狼头印记的细作。沐云帆心中一沉:“看来这些死士只是诱饵,真正的细作还在关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