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阿姐,你看你看,我写得对不对?”顾婉捧着个账本奉到谢云昭面前让她看,满脸期待。
谢云昭拿过账本,一页一页仔细翻看。
顾婉近些日子都在跟着绿夏读书认字,学习看账本,这些时日下来,已经初见效果。
所说字写得不算漂亮,但至少没有错字,算的账也都完全正确。
不知道是不是遗传了陈娘子,顾婉在算账上颇有天赋,一手算盘打得那叫一个运指如飞。
“全对。”谢云昭抬起头看向她,笑道:“我们阿婉真厉害。”
这些日子在陈娘子的“浇灌”和“滋养”下,往日瘦弱的小姑娘圆润了不少,也长高了些,连皮肤都白了,身上穿着陈娘子送她的新衣服,笑容明媚:“那阿姐,我就负责外面那一处记账收钱吗?”
谢云昭点点头,摸摸她的头问:“你自己可以吗?”
顾婉犹豫了一瞬,重重点头,扬扬手里的账本,掷地有声:“我可以!”
“行,那外面就交给我们阿婉了。”
顾婉高高兴兴抱着账本走了。
“东家,您瞧瞧这架子这样摆对不对?”
“东家,祭品准备好了。”
“东家,这匾额现在挂吗?”
“东家……”
谢云昭忙得脚不沾地,染坊里其他人同样。
在紧锣密鼓的期盼里,九月二十六很快就到来了。
店里的员工全都起了个大早,早早到达店里。
谢云昭和宋莲以及苏掌柜几人则几乎是一夜没睡,只眯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又睁眼。
清晨的染坊静悄悄的,后院一处正对大门的屋子收拾出来,摆了两张供桌,供桌上立着财神和土地神,挂着梅葛二圣的画像,桌案上已经摆好了祭祀用的三牲和水果糕点酒水等供品。
另外一张供桌上摆着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的布帛,此谓彩祭。
青、赤、白、黑、黄为五方正色,以这几种颜色的布帛作为祭品,寓意能染出所有的色彩。
除此之外,还有用红布包好的几样染料,一碗清水祈求水质清澈,利于染色,还有一把布行所常用的尺子剪刀。
在供桌旁,还放着一个染缸。
“都到齐了吗?”谢云昭看了眼时辰。
马上到吉时了。
苏掌柜拿着名册过来,道:“前店都到齐了。”
掌管后面染坊的方掌柜也拿着名册上前道:“染坊也到齐了。”
“好,开始吧。”
谢云昭转过身,面向供桌,染坊的员工们也各自找好自己的位置。
“燃香。”
众人上前点燃香。
“跪。”
谢云昭率先跪下敬香,随后掌柜伙计依次跟着跪下,叩首,敬香。
“起。”
众人起身。
“奠酒。”
谢云昭将三杯酒依次洒于地上。
随即从袖中取出祭文展开,开始诵读祭文。
“夔州长灵县永康坊长安街,信士秦嫣谨以香烛牲醴,庶馐之奠,致祭……”
“……伏望诸神垂鉴,辞以鸿禧,佑我四时无灾,八节有庆,门迎百客,户纳千祥,匠役平安,技艺昌盛。”
清越的声音回荡在院子里,慢慢飘远,带着众人的期望飞向被缓缓升起的太阳照亮的天空。
众人皆不由自主抬头看向一点点被映红的天,只觉得好似真有神仙在天上看着他们祈愿一般。
“跪。”
谢云昭带着众人跪下,稽首,三拜九叩。
愿玄坛真君,开我财路,招宝纳珍,利市千倍。
愿土地尊神,镇我铺宅,驱邪避凶,人宅永安。
愿梅葛二圣,佑我彩慧,鲜衣耀目,永不褪色。
谢云昭一次一次抬头,看向供桌上供奉的四位尊神。
她真的开业了。
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谢云昭微微一笑。
接下来便是焚烧纸钱和金元宝,以及祭文。
祭文的灰烬一部分埋在地下,一部分洒进染缸里,意在“神授秘技,根基永固”。
“来来来,分福了。”谢云昭招呼道。
众人上前分供品。
清晨的祭神仪式结束了,接下来就等吉时揭匾开业。
长安街的人们一如往常打开门,准备开始新的一天,却忽然听到一阵鞭炮锣鼓声。
循声寻去,看到那个名字早前便在长灵传得沸沸扬扬的染坊开业了。
这个消息风一般向城中各处略去。
吕家染坊,吕二爷听闻这个消息忍不住摔了个杯子。
“她什么意思,开业连请帖都不给我发一个?”他怒道。
底下的小厮任由飞溅的茶水落到自己衣摆上,一动不敢动。
“王老三呢?她给王老三发了请帖了吗?”吕二爷气得转了转手里磨得光滑的核桃,又问道。
小厮头低了低:“小的不知。”
他一个小厮,哪里能知道人家有没有收到帖子这样的事。
吕二爷也是气糊涂了,见小厮问不出来,只得起身。
“备车。”
吕家的马车很快在明和染坊的门口停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