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背后:检测到底有多少猫腻?”
“豪赌孩子未来?教育不是资本的游戏。”
热词咬得很准,“豪赌”“作秀”“猫腻”三个锚点一字排开,配上几张她在工地讲解的截屏,角度刻意,表情被挑在半眨眼之间。下面是标准化的带节奏评论:#问责教育资本#、#还孩子一片净土#。
张扬冲进来时还穿着睡裤,头发像炸开的蒲公英:“姐,公关对面排了一列火车!两家门户的深度稿是同一批人写的,时间卡得准,另有五十个号做矩阵铺词,几个大V转发了‘质问’,怀疑昨天检测的权威性;还有匿名爆料,说我们提前埋设备数据。”
“倒是舍得花钱。”沈荔掀开窗帘,阳光在玻璃上一层薄薄的灰上游移,“他们想把‘真’变成‘假’,那就让‘真’亮一点。”
她把昨晚收到的那行淡金色提示浮上脑海——媒体话语权卡。她不需要任何人知道“卡”的存在,现实世界可执行的动作,才是她要的招。
“预案三套。”她扔出第一句。
“一,证据仓公开:把昨天全流程的视频、取样编号、位置坐标、第三方签名与哈希指纹打包上链,对外开放查询。”
“二,权威背书:邀请检测中心与教育局联合做一次‘二次复核’,采样地点由现场随机抽签决定,全程直播,数据实时显示。”
“三,位面压制:我不买热搜,我买‘话题定义权’——联系门户、电视台、平台,把我们的话题改名为‘#城北校区检测全文公示#’,并在24小时内锁定榜单前五;同时向平台举报付费攻击内容,要求加“付费营销”标。”
一句“本话题由平台公益频道与教育频道联合运营”。
张扬看见后台报表飞起来的数字,差点笑出声:“姐,牛逼。”
“不是拿下,是正名。”沈荔没看他,目光仍盯着屏幕,“造谣靠放大镜,我们靠太阳。”
四十分钟后,第一批数据爬到大屏:镉、铅、砷等重金属数值一栏栏刷到“合格”,氡气一项依旧“未检出异常”。
专家把报告递到话筒边,干脆利落:“与昨日一致,安全。建议公众勿信谣、勿传谣。”
场面一瞬安静,随后像有人按下了爆竹的引线——“啪”地炸开。
镜头转回来,记者们你一句我一句:“沈小姐,如何看待今早的深度稿?”“是不是资本在给你撑腰?”“你是否愿意公开资金构成与检测合作费用?”
“我感谢他们的关注。”她淡淡地笑,“这证明他们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我没有资本撑腰,我有监管账户与公示制度,每一笔钱从哪来、到哪去、什么时候走,都在公示墙上。”
“检测费用我今天当场给全市教育系统埋单,从今天起,有需要复核的学校,找这家权威机构,我替你们付费用到学期末。孩子的安全,是全城的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
“你疯了?”张扬忍不住贴在她耳边嘀咕。
“疯一点,才认真做事。”她直起身,话筒里声音清清楚楚,“对不起,杭城的教育,我愿意出这一笔‘疯’的钱。”
这句话发出去,平台后台自动给“公益捐助”加了一个小红心标注,弹幕把“小红心”刷成了一片海。
她用力把节奏往前推:“下一个问题。”
队伍里,站起一个打扮干净利落的女人,口气甜得要命:“请问沈小姐,昨天那位‘权威机构’和您是什么关系?有没有财务往来?另外,有说法称你通过某基金公司买通媒体,操控舆论——敢不敢把与媒体合作的合同晒出来?”
她的眉梢一动,轻轻一笑。
是自己约好的戏眼到了。
“合同当然能晒。”她抬手,后方LED屏亮出电子文件的清晰底稿。
合作方是某电视台公益频道与门户公益栏目,项目为“家长科普公益课”,预算为零,媒体端反向承诺“不接受任何商业置换”,印章红得发亮。
“我们合作做的是公益课,不是广告投放。我不买热搜,不买‘赞’,我买的是——”她顿了下,眼神锋利,“让真相能被看见的‘位面’。”
“至于您说的收钱带节奏——”她抬下巴,第二张图跳出来,是一家营销公司与某些自媒体的结算单,尾数故意被挡住,但项目名与投放词表清清楚楚摆着:“‘豪赌孩子未来’‘作秀’‘猫腻’等词条”静静躺在“投放标签”里。右上角两个字亮晃晃:证据。
“这份材料,来自一位不愿出名的行业人士,他将完整原始数据交给了警方与平台,我们这里做打码展示。
今天之后,你们会在相应账号上看到‘付费营销’灰标。对方公司,我也劝你们,别玩火。你们做的是行当,不是黑活。”
现场像被电了一下,那位甜声女人脸色“唰”地白了,手里握着的话筒发抖。
她想把话扳回来,嘴唇动了两下,没挤出一句完整的句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