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行酒令

作品:凤隐归时|作者:雁衡去|分类:古言|更新:2025-10-22 09:27:52|字数:4256字

焦凰阁,灯火煌煌,亮如白昼。

丝竹之声靡靡,舞姬水袖翩跹,香风阵阵,熏得人骨头发软。

温弈舒换上了一身赤金凤尾罗裙的宫装,环佩叮当,云鬓高耸,每一步都带着华贵高傲。

温弈修见她来了,微微皱眉,但也没多说。

温弈舒扬起凤眼,目光扫过在场的年轻才俊,带着明显的审视。

就像在御花园里挑花,看哪一朵才值得她亲手去摘。

裴惊梧站在其中,却像雪松立于春花,格外不同。

他只穿一件普通的青色长衫,干净整洁。

他独自靠在红柱旁,俊美清瘦的脸在灯光下显得越发清冷。

显然还是对只得了探花有些失落。

相比之下,榜眼顾之川显得更高兴些。

他正和几位新中的进士低声交谈,举止得体,从容不迫。

酒过三巡,太子温弈修举杯起身。

“今晚,孤甚是欢喜。”

“各位都是大启的栋梁,该共饮一杯!”

众人纷纷起身举杯。

太子放下酒杯,看向裴惊梧,笑着说:

“不仅文采斐然,于诗词一道,更是冠绝京都。”

“今天孤想请教一下。”

他拍了拍手。

“我们来行个酒令,如何?”

“以‘剑’为题,押‘寒’字韵,七步之内成诗。做不出的,罚酒三杯!”

这话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了。

以“剑”为题不难,但用“寒”字押韵,还要七步成诗,就非常难了。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官员站出来,他是冯家的门生,李玉。

他笑着看向裴惊梧。

“裴探花,太子既有这个兴致,您可别推辞啊。”

另一边,几个和冯家有关的子弟也跟着起哄。

“是啊裴探花,让我们也见识一下!”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向裴惊梧。

有人等着看戏,有人幸灾乐祸,也有人暗暗担心。

温弈舒眼中也露出兴趣。

她想看看这个名满京都的男人,到底有什么才华。

裴惊梧放下酒杯,不疾不徐的理了理衣襟。

然后他迈步向前。

一步、两步......

全场寂静,只听见他的脚步声和众人的呼吸。

四步、五步、六步......

他仍然沉默,像在思考。

李玉的嘴角已经露出得意的笑。

第七步,落下。

裴惊梧停步转身,面向太子微微躬身,嗓音清亮。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寒。”

“今日把示君,”

“谁为不平还?”

只有四句,二十个字。

没有华丽词语,没有难懂的典故。

诗中的锐气和不平,却让每个人心头一紧。

“好!”

顾之川先喊了一声。

紧接着,太子也鼓起了掌,随后满堂喝彩如雷响起。

那些本想看他笑话的人,现在满脸惊讶。

李玉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非常难看。

温弈舒也怔住了。

她望着场中那个青衫男子。

灯光勾勒出他清俊的侧脸,他站在最热闹的地方,却好像比谁都孤独。

这一刻,温弈舒的心被撞了一下。

她端起酒杯起身。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她提着裙摆走向裴惊梧,凤眼灼灼地看着他。

“裴探花,好文采。”

裴惊梧抬眼看她,目光平静,语气礼貌却疏远。

“公主过奖。”

温弈舒将手中酒杯递向他。

“本宫敬你一杯。”

这举动已是越过了规矩,带着明显的暗示。

全场再次安静,所有人都看着他们。

裴惊梧手上停了一瞬,然后他端起自己的酒杯。

“谢公主。”

他说完便将酒一饮而尽,动作干脆利落。

没有多余的话,甚至连一个正眼都没有。

这种被无视的感觉没有让温弈舒生气,反而让她眼中的光更亮了。

越难征服,才越有意思。

她看着他,红唇轻启,一字一句道:

“裴惊梧。”

“本宫记住你了。”

二楼的雅间里,温弈墨端起茶杯,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她看着温弈舒眼中志在必得的光,她觉得有些好笑。

一把淬毒的刀,却有人把它当成宝玉捧在手心。

真是好戏。

她喝完杯中微凉的茶,眼底一片清冷。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

安谈砚带着听枫,悄无声息地摸到一座破旧的大宅前。

朱漆大门早已斑驳失色,门前石狮也歪倒在一边。

门上挂着一块旧匾,匾额上“御京王府”四字的金漆已经剥落。

这座王府现在京中无人敢提的禁地。

当年煊赫一时的异姓王,最终落得满门灭绝。

御京王是自尽而亡,可他的孙子郝循到底怎么死的,到现在也没人知道。

安谈砚凝视那紧闭的大门,眸色深沉。

他这次回京城,不光是是为了阻止踏雪被逼着成亲,也是要查清这桩旧案,替郝循讨个公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凤隐归时》,方便以后阅读凤隐归时第97章 行酒令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凤隐归时第97章 行酒令并对凤隐归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